移動通信是國家關鍵基礎設施,是全球科技創新和國家競爭力的戰略必爭高地。尤其是近兩年來,我國信息通信企業被美國限制的事件讓我們頗有感觸——只有大力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才能全力搶占產業、技術、人才的制高點,培育發展新動能。在由中國移動聯合通信世界全媒體舉辦的以“奮斗20載,整裝再出發”為主題的中國移動成立20周年沙龍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黃宇紅分享了中國移動20年來的創新引領發展之路。
科技創新在中國移動20年發展中發揮了關鍵作用,更為我國移動通信3G突破、4G并跑、5G局部引領作出巨大貢獻。黃宇紅認為,3G時代,在TD-SCDMA市場化的最關鍵時刻,中國移動扛起了TD產業發展大旗,引領了TD產業鏈的發展,使我國通信業國際話語權與全球影響力顯著增強;4G時代,中國移動主導TD-LTE成為國際主流,在起步晚于主要發達國家3~4年的情況下,中國移動用不到兩年時間就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的4G精品網絡。而這些努力,得到了國家的高度認可,2016年中國移動榮獲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截至目前,這仍是通信產業領域的惟一一個特等獎。
面向5G,中國移動堅持標準先行,牽頭制定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應用需求和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架構標準;注重產業引導,發起設立5G聯創產業基金,推進中頻段5G端到端產業成熟;強化應用創新,成立全球5G聯合創新中心,建設25個開放實驗室,聯合產業合作伙伴,聚焦14個行業,打造100個示范項目。
“現在5G時代我們叫做‘倒三角’,越往應用層越強大,越往底層的芯片制造等方面越弱,我們希望到6G的時候能夠變成一個‘正方形’,底層也強大起來。”黃宇紅表示,中國移動不僅是市場的驅動牽引者和整個產業的集成者,也是推動技術標準化、標準產業化的前行者,將積極跟合作伙伴一起為推動通信業發展而努力。
縱深挺進自主創新
20年來,中國移動科技創新實力顯著提升,專利和標準化實力居運營商第一陣營。細數創新成果,中國移動5G專利超2000篇,5G標準專利儲備較4G翻一番,專利成效也位于央企前十;標準化實力由弱到強,領域由單一到多元,角色也從“參與”轉為“主導”,榮獲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科技創新成果獎項。
如今,我國信息通信業正處于轉型升級期轉型,中國移動全方位構建數字化能力,深耕CHBN應用技術能力、AIDBSLN通用技術能力及云網技術能力,重點對AI、云計算、物聯網、大視頻、高精度定位、車路協同、終端等核心領域開展核心技術研發,實現能力升級。
中國移動將加大研發投入,深化“一體四環”研發布局,強化內外協同互動;強化創新主體地位,集聚各類研發資源,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依托3類項目(應用基礎研究、共性技術—關鍵技術攻關、產品開發及現網支撐),布局研發方向依托4類研發模式(自研、合作、投資、生態),基于多種創新載體(國家創新中心、國撥項目、投資項目及基金、聯合研究院/實驗室),組織開展研發;圍繞“兩給兩出”,通過“給機制、給政策”,助力“出成果、出人才”,政策機制多管齊下;升級產業聯合創新平臺,合作共創數字社會。
黃宇紅表示,到2025年,中國移動將堅持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秉承創新、聚焦、協同、開放、生態的五大理念,通過加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創新產品研發、應用基礎研究,助力公司成為網絡領軍、數字化服務領先、高效運營典范的企業,全力構筑世界一流“力量大廈”,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更大貢獻。
標簽: 引領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