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要出售整個終端業務,復刻榮耀路線,尋求獨立發展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其后也有自媒體出來否認,但華為官方一直沒有任何回應。
就在1月25日18時,華為集團官方賬號回應:
華為完全沒有出售手機業務的計劃。
華為將堅持打造全球領先的高端智能手機品牌,努力為消費者提供卓越的產品體驗和服務。
長舒一口氣的同時,心里特別不是滋味。“堅持”、“努力”,原來一閃而過、不會在意的詞,此時讀來充滿辛酸與無奈。
華為,大概率不會出售手機業務
雖然回應有了,但還是有小伙伴半信半疑:前段時間還說不會出售榮耀呢,不是也賣了。
與榮耀不一樣,華為之所以不會出售手機業務主要有三點:
1、物聯網。
物聯網的技術大致分為三個端:通信模塊端(設備端)、平臺端(后臺)、移動端(app)。如:智能家居、汽車聯網、智慧工廠等等。
物聯網短期內離不開手機,同樣華為想在物聯網上有所作為,同樣離不開手機。
2、鴻蒙系統、物聯網、智能手機,錯綜復雜且相偎相依的關系
移動互聯網仍是當下最熱的。
作為華為撬開萬物互聯時代的鑰匙,HarmonyOS的推廣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一個生態系統想要出道,最關鍵的是要有多少人去使用,有多少開發者愿意在上面開發。
說句不好聽的話,用戶的多少直接關系到系統的死活。而保持手機業務,也就讓華為擁有更多的硬件設備、更多的用戶去試錯、容錯。
只有擁有足夠多的硬件設備,才能讓HarmonyOS發展起來,才能實現華為的萬物互聯,目前來看萬物互聯的C位依然是智能手機。
3、華為的動態
還有一點,就比較直接。華為自從發布Mate40以后,總體出貨量并不多,網上各大平臺也一直處于限購,線下各大門店也是沒有貨。
究其原因:華為在故意留存芯片,研發下一代。
2020年9月15日前,華為在芯片方面已經做了儲備,但在沒有解禁或者自主研發成功之前,華為的高端芯片,用一片少一片。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據內部人士透露,華為沒有停止對P系列和Mate系列的研發,P50、Mate50等后續機型還會發布,而麒麟9000芯片,華為預留了相當一部分給后續的P50和Mate50。
這方面的動態也足以證明,華為并沒有放棄對新機型的研發,至于出售便是謠言了。
如果連失敗都不能容忍,還有資格擁抱勝利嗎?
一家營收即將達到萬億的企業,一時間被逼成這樣,換來的有清醒、也會有躲在陰暗角落里的“幸災樂禍”。
現在的華為,不是一家中興、中芯、臺積電這樣的公司能救,自救也只是存在于理論上。能拯救華為的只有整個國產產業鏈。
而華為,恰恰也在這一環里面。如果到現在還單純認為“制裁”僅僅是華為面臨的問題,那么就大錯特錯了。
2020年華為對數十家半導體企業進行了投資與合作。
最后有幾點說了很久,也多次說過的話題。
:關于購買華為產品。
完全遵從個人意愿,喜歡你就買,不喜歡可以選擇其他。這里要明確一個界限,如果你喜歡華為產品,口頭維護也好,購買產品支持也好,選擇是你自己的意志,不要去強迫其他人。
支持不等于無底線包容,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不要一看到說華為不好的,就去理論,首先要有自己的論據,更不要拿一些不真實的自媒體數據去對峙,這樣只會讓華為陷入更大的輿論之中。
:關于我們
網友們很多都是義憤填膺地表達著自己的思想,恨不能現在飛過太平洋搞點事情。
其實大可不必。
當下我們應該做好本職工作,照顧好自己的家庭。
:經得起失敗,才能擁抱成功
老美很強,這一點我們要認清。
網上出現了一種不好的聲音:扛不住制裁的就是企業的問題。
本周華為在汽車領域公布了幾項專利,有的網友在評論區甚至開口說:
不務正業,光刻機研究出來了?
如果連一丁點的失敗都無法包容,那么我們便不會再擁有勝利......此時的華為正在自救,同時華為也在等,等國內產業鏈跟上。
有些事,真的不是口嗨就能出來的,尤其是這些被“制裁”的企業,已經很難了,希望大家給一點時間。
標簽: 手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