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球汽車生產商,頭痛得不得了,汽車所需要的半導體芯片,缺口越來越大,導致車企減產或停產。
日產日本國內仙奈川縣追濱工廠減產。本田1月份在日本國內減產4000輛左右,主要減產的工廠是三重縣鈴鹿工廠,主要影響的車型是飛度。另外一個就是豐田,豐田擔憂今年4月份以后,整車生產可能會出現停滯。德國大眾也跑不掉,德國大眾將調整中國北美及歐洲的生產,今年1~3月份旗下多個品牌的車款將受到影響。別以為只影響他人,“迷貍奸”自己也跑不掉,“迷貍奸”福特肯德基州汽車組裝廠將在本周停工。大家不要小看汽車停產的問題,汽車是全球產業鏈中數一數二的,它的影響波及的范圍極大,汽車制造業接納了大量的就業。就拿我國來講,2017年,我國就業人口中,6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是與汽車制造業有關,僅次于房地產行業。2017年,“迷貍奸”汽車行業,包括加工和供應商,凈就業人數就高達78萬以上。可想而知汽車制造業是多么大的一個產業。
“迷貍奸”制裁中芯國際,這很顯然是傷人1000,自損800的;這之間存在多少的恨?竟然會選擇自殘的方式。在另一方面也看到美利堅的無能為力,或許是對手太強大了。為什么制裁一個中心半導體?會導致全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我們今天就用自己的淺見來扒一扒,我們走進全球半導體的產業鏈,設計在歐美國家,主要的半導體代工廠商在東南亞和東北亞,中芯國際,臺積電,聯發電子,格羅方德,三星。
我們來看一張圖,什么叫牽一發而動全身?
“迷貍奸”制裁中芯國際,中芯國際將無法生產半導體芯片,在過去很多車載半導體廠商芯片,幾乎都是中芯國際所生產的,歐洲的英飛凌科技有限公司,恩智浦,瑞薩電子,把設計好的圖紙交給中芯國際,現在這些廠商擔心中芯國際,無法完成生產任務;轉向把訂單交給了臺積電聯發科,羅格方德,甚至是三星電子。但問題就來了,臺積電,聯發科,羅格方德和三星這些半導體代工廠商,他們過去主要代工的是,個人電腦,手機及游戲機和服務器的芯片。手機、個人電腦、游戲機和服務器,這些銷量都是非常大,而且由于疫情的原因,電子產品的銷量異常的旺盛,所以所有的芯片代工廠商都已經加足馬力生產,訂單滿滿的,甚至已經排到了半年之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當然也是與制裁有關,為了避免制裁帶來的影響,相關企業都加大了庫存,少則是半年的庫存,多則是一年以上的庫存,在這樣的情況下,芯片代工商根本騰不出空間。
當然還有一個問題,汽車芯片的用量,根本無法與電子產品相比。電子產品同一款芯片的代工量很可能是上億,千萬大單是常態。電子產品芯片主要對應的商家是,蘋果,谷歌,亞馬遜,高通,小米,索尼,任天堂等。他們的銷量最少都是千萬級別的,多的是上億的。汽車芯片就不一樣了,雖然價格高,但是代工數量比較少,多則也就是幾十萬,甚至更少的。在代工的時候,涉及到轉板的次數非常多,產量也就高不起來,價格自然就會高,但是沒有產量,成本也就會高,所需要的時間也就會更多,但利潤根本上不去。所以這些粗活才留給了中芯國際,中芯國際雖然是搞粗活,搬搬抬抬的,但是少了中芯國際,汽車生產商也玩不轉。再牛逼的建筑商,少了搬磚的,你啥都不是,只能停工停產。車載半導體廠商,沒芯片給汽車生產商,他們只能減產停產。
這樣的影響,讓很多國家深感憂慮,紛紛想辦法,甚至政府出面,希望半導體加工商幫忙,汽車工廠的停產,影響是一大片的,產業鏈非常長,就業人數非常多,對現在脆弱的經濟來講,這可是雪上加霜
標簽: 美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