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寒潮洶涌,對國內廠商來說,卻是危中有機。
2月16日,席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惡劣暴風雪和長時間寒流,導致該州電力設施癱瘓,三星電子、恩智浦半導體及英飛凌等半導體廠商位于德州奧斯汀的芯片工廠都已經全面停產。受到這個消息的影響,三星電子本身17日盤中大跌2.2%,而日本瑞薩茨城工廠受地震影響停工檢查。
數十億美元的芯片工廠停工一日,就可能會造成數百萬美元的損失。更何況,還不止一家大工廠停工,如果美國寒潮持續,外加疫情造成的工廠停工,可能使去年就已經潛藏的芯片危機瞬間爆發。
但也有第三方研究機構表示,這場美國的寒潮卻可能是中國芯片廠的機會,事實真的如此嗎?
“說實話,這場寒潮真的讓我有些崩潰。”
何小凡(化名)在休斯頓一家能源公司工作,正好趕上了美國德州的這次寒潮。“我聽說了很多半導體廠都停工了,因為這里真的實在太冷了。”
按照何小凡的描述,就她看到的情況,別說工廠開工了,人們生活都成了問題。“沒電、沒網、沒水,整個休斯頓都是癱瘓的,就像電影《流浪地球》中一樣,大年初四(2月15日)的時候,我和我男朋友一大早出去覓食,只能買到兩杯熱咖啡。”
但是,何小凡也補充道,最近這幾天這樣的情況已經緩和了不少,但是她又提到了一個小細節:“其實我覺得德州的工廠一定會比我們率先恢復供電,因為據我所知,居民和這些大公司的供電系統是完全不一樣的,比如我家附近的辦公大樓里面空無一人,但夜晚卻都是亮燈的。”
通信行業研究員洪杜棟(化名)對筆者表示,德州的芯片廠對于全球芯片供應有著重要地位,以三星為例,三星在奧斯汀擁有2座晶圓廠,占三星總產能的28%,產品主要聚焦于DRAM、NAND、手機SOCs。
洪杜棟說:“也就是所謂不同存儲器的芯片生產,業內有人預測,三星工廠可能要停產一兩個月,這個損失就大了。”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奧斯汀工廠去年的銷售額約為3.9萬億韓元,約合34.7億美元。如果計劃在2021年也達到類似的程度,平均下來,停產一天,它將損失約100億韓元,約合891萬美元。
根據TrendForce的數據,三星 Line S的2月產能占全球12英寸總產能約5%;本次受影響產能將占全球12英寸總產能約1%~2%。
另外,據IC insight顯示,英飛凌德州奧斯汀工廠則是主要生產130nm制程的汽車和工業市場內存芯片,占公司去年總營收的5%。
洪杜棟說:“目前據我了解的狀況,美國寒潮對于工廠的影響已經逐漸消退,但是產能也要逐步恢復,外加去年疫情的延續影響,我對全球芯片產能持有相對悲觀的態度。”
但是,洪杜棟也表示,換個角度,也許對于國產芯片是一個機會。
“其實我無法說出美國寒潮對全球芯片的產能到底有多大的影響,因為本身這個事情就很難具象化,但我能看到的就是,這對于我們來說是個好消息,尤其是相對低端的制程。”
摯金資本投資總監辛雙琪表示,盡管開年以來,二級市場一片“綠”,但是他從一級市場來看,覺得今年國內芯片廠商應該會迎來機會,而且方向更加明確。“如果再加上這次的寒潮停工,目測很多廠商都能收割一筆訂單。”
辛雙琪以新能源汽車領域為例解釋:“自從這兩年不斷推出相關的利好政策,以特斯拉為首的一眾新能源汽車都開始可以賣上量了,包括深圳這塊新能源車牌可能都要開始排號了,傳統的廠商也開始跟進,甚至于終端消費者也開始入場,這個趨勢起來以后,相關領域廠商就會開始出現,進行生產供貨,變相地對于芯片的需求量就開始提高。而在這種情況下,大廠商停產,國內廠商自然就有了機會。”
根據辛雙琪的了解,本身對于芯片的需求就是爆發級的增長,然后再加上寒潮對德州芯片廠商的影響,尤其是汽車芯片,對那些消費電子上的先進制程的芯片好像影響不是特別大,那國內廠商就可以趁著這波漲價賺到更多的錢,吃到更多的紅利。
辛雙琪還聽說,由于國內半導體制造商最近大筆采購舊的芯片制造設備,直接把日本和美國的二手芯片設備市場的價格都抬高了。
芯片設計從業者歪睿(化名)也表示,去年特朗普政府瘋狂打壓中國芯片業,反而中國這些從最底層需求走出來的芯片設計公司是最難被搞的,因為技術門檻低,成本也低,只為了掙個辛苦錢,歐美公司都賺不來這種錢。“這波小紅利吃到后,也有利于我們的資金去搞更高端的技術。”
“如今二級市場芯片領域的動蕩主要還是來源于宏觀以及外圍的影響,我個人相信,在這樣的大背景下,2021年國產芯片廠是會繼續高速發展的。”辛雙琪這樣表示。
標簽: 國產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