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作為第十九屆國際人才交流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屆中國科普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本屆論壇以“營造社會化科普氛圍,激發人才創新活力”為主題,由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深圳市科協共同主辦,邀請多位院士學者、知名校長以及企業代表圍繞科普創新發展、科普產業化、科普人才培養等相關話題進行分享交流,共同探討建設高質量科普人才體系的路徑。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協會副主席張建國表示,科普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的基礎支撐,不僅要在科技、產業等重要領域搶占制高點,形成強大的綜合國力競爭優勢,更要在創新型人才培養方面下功夫。
廣東省科協黨組成員、專職副主席劉建軍充分肯定了深圳科普工作取得的成效,2020年廣東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深圳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達到21.1%,位列全省第一、全國第三。廣東省具備科學素質公民的比例為12.79%,位列全國第六,但與全國第一經濟強省的地位不匹配,同時還存在區域發展不平衡、城鄉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廣東省科協將從加強頂層設計、推進科普工作的法制化、重點打造廣東省數字科普公共服務平臺等若干方面扎實提升全省公民科學素質,努力建設與科技創新強省相匹配的科學普及強省。
深圳市科協黨組成員、駐會副主席張治平指出實現新時代科普工作創新發展的關鍵在于人才。下一步,深圳將根據《深圳經濟特區科學技術普及條例》有關規定,建立科學傳播首席科學家制度,建立科普人才庫,完善科普專業技術資格、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制度,進一步激發廣大科普工作者的創造力和積極性。
中國科學院院士蘇國輝、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湘生、原中國科技技術大學少年班班主任朱源等專家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暢談了關于科普工作的心得體會,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教育品牌總經理樂嘉林、深圳媽灣電力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李燕杰等企業代表則結合企業發展、踐行社會責任等方面介紹了企業開展科普工作的經驗。
標簽: 人才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