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副研究員高旭與國內外合作者在一項研究中指出,短期暴露(最長28天)于高水平的空氣污染中與年長男性的認知功能障礙有關。該論文還顯示,服用常見處方止痛藥的研究對象受這種短期空氣污染暴露的負面影響相對較輕。相關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衰老》。
認知功能下降常見于老年人群,而環境因素會加速這種下降,比如暴露于PM2.5空氣污染。盡管如此,短期空氣污染暴露對老年人認知功能影響仍缺乏研究。此前研究分析過非甾體抗炎藥(NSAID:緩解疼痛和炎癥的一類藥物,如阿司匹林)作為認知功能障礙和失智癥的一種潛在療法。不過,之前從未研究過NSAID是否能作為空氣污染對認知功能影響的一種干預手段。
高旭和同事研究了參與美國退伍軍人標準化老齡研究的大波士頓地區的954位老年白人男性(平均年齡70歲)。在多次拜訪中,作者利用總體認知功能和簡易精神狀態檢查分數評測了這些人的認知表現。他們隨后將這些數據與每次拜訪當天當地空氣中的PM2.5水平以及拜訪前1—4周的PM2.5平均水平進行了對比。結果發現,評測前最長28天的PM2.5水平升高與參與者總體認知功能分數下降有關,即使PM2.5的水平低于一般被認為危險(約≤10 μg/m3)的水平。他們還發現,服用NSAID處方藥的研究對象受短期空氣污染暴露的不良影響較輕。
作者總結表示,仍需開展基于更詳細的NSAID使用信息的跨學科研究,驗證空氣污染暴露與認知功能之間的這種關系,以及NSAID對此可能的改善作用。
標簽: 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