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Georgios Skiniotis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代謝型谷氨酸受體介導的G蛋白激活。相關論文近日在線發表于《自然》。
據研究人員介紹,C家族G蛋白偶聯受體(GPCR)作為具有識別小配體的細胞外結構域的專性二聚體起作用,并通過未知機制導致這些受體跨膜(TM)結構域上的G蛋白激活。
研究人員報道了C家族代謝型谷氨酸受體2(mGlu2)的同源二聚體在不同功能狀態下以及與異源三聚體Gi結合時的結構。細胞外結構域激活后,兩個跨膜結構域在相對方向上發生廣泛的重排,從而建立不對稱的TM6-TM6界面,并促進一個原聚體在細胞質結構域的構象變化。
可以觀察到核苷酸結合的Gi與非活性mGlu2預耦合,但它向無核苷酸形式的轉變似乎取決于建立活性狀態TM6-TM6界面。與A家族和B家族GPCR相比,G蛋白偶聯不涉及TM6的細胞質開放,而是通過細胞內環2和3的協調以及受體C末端的關鍵貢獻來促進。這些發現突出了全局和局部構象轉變的協同作用,進而促進新的G蛋白激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