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今日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持續舉辦多年的文博會已經成為深圳最閃亮的品牌活動之一,文博會所帶來的文化產業發展效應也逐年在深圳顯現。近些年,深圳藝術產業與藝術品交易的快速發展,正是其中一個亮點。
藝術+數字,打造深圳藝術產業發展平臺
深圳,曾經是內地藝術品拍賣落下第一槌的地方。早在1992年10月3日,中國內地第一場當代字畫精品拍賣會就在深圳博物館(老館)開槌,97件中國書畫作品上拍,成交率高達85%,總成交額達到251.4萬港元。這是中國內地首次舉辦藝術品拍賣會,這一刻,距離《中華人民共和國拍賣法》誕生還有4年時間。
2021年5月,深圳文交所與雅昌文化集團旗下平臺雅昌藝術網達成戰略合作,實現強強聯合。雙方將以深圳文交所藝術金融平臺的應用場景和退出渠道為基礎,雅昌藝術網的藝術資源為優勢,在藝術資產交易產業鏈、藝術金融相關產品、藝術品展示交易服務、藝術版權項目開發建設、藝術行業大數據分析和藝術教育培訓等方向開展合作。
時隔30年,深圳藝術產業與藝術品交易發展有了全新的面貌,在文化產業發展的創新創意上,深圳始終都站在時代的潮頭。雅昌文化集團是一家立足于藝術領域的綜合性文化產業集團,以藝術數據為核心,IT技術為支撐,互聯網為交互媒介,為藝術行業提供智慧化的藝術數據及IT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其旗下雅昌藝術網,是中國最大的綜合類服務平臺,為藝術家、藝術領域文博領域和藝術拍賣領域等組織機構提供專業的媒體服務和藝術信息化綜合服務,并搭建了包括藝術頭條APP、雅昌拍賣圖錄APP、得藝電商、Artbase藝術查詢分析系統等面向藝術家、收藏家、廣大藝術品愛好者和消費者的涉及內容、電商和數據服務的產品矩陣。目前雅昌藝術網擁有400萬注冊會員,全站單日瀏覽量峰值最高為1500萬人次。
藝術+平臺,為中國藝術市場呈上滿意答卷
作為一年一度的文化和產業共舞盛宴,文博會在集中展示各個文化領域最新成果的同時,醞釀出新興文化產業理念和模式,也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2009年,在連續兩屆文博會開辟專館介紹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藝術作品之后,列賓美術學院與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有限公司簽署了長期合作意向書,連續5屆在文博會常設超過500平方米的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專館。同時,深圳大學與列賓美術學院也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展多項教學交流活動。文博會為列賓美術學院的俄羅斯油畫打開了市場,列賓美術學院也為深圳藝術帶來了新的氣象。
剛剛結束的“2021藝術深圳”當代藝術博覽會是文博公司近年來著力打造的專業博覽會之一,今年的展會為藝術市場呈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在為期4天的展覽期間,累計入場超過6萬人次,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數萬余人次的藏家、媒體、藝術從業者、專業觀眾及社會公眾參與,社會反響與市場成績皆十分亮眼。參展畫廊99%實現成交,6場現場活動,場場爆滿。無論是參展商、藏家還是專業觀眾,對于深圳藝術品市場的前景都非常看好,展期最后一天,80%以上的參展畫廊和藝術機構紛紛表示希望繼續參展下一屆展會。作為2021下半年舉辦的首個線下當代藝術展會,藝術深圳亮眼的成交成績給疫情防控常態化之下中國藝術品市場提振了信心。
藝術+集群,走上文化產業發展的康莊大道
大芬油畫村、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等藝術村落,借助文博會,在打造文化產業的道路上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康莊大道。作為文博會歷史上首個分會場,大芬油畫村已成為藝術與市場對接的明星村落。大芬油畫村現有畫廊和工作室1000余家。8000多名畫工、畫家和畫商云集在此,每年創造著數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被譽為“中國油畫第一村”。
縱觀大芬油畫村的文化產業發展歷程,它創造了“文化+創意”“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多種產業模式。大芬油畫村從臨摹起家,逐步發展為集生產、創作、展示、交易于一體的國際知名藝術產業基地。如今大芬村80%的油畫產品出口,市場遍及全球。
同樣作為文博會分會場,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一年一度的原創版畫交易會是深圳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里濃厚的人文氣息和藝術氛圍,滋養出觀瀾鰲湖藝術村、觀瀾湖藝工場、觀瀾山水國畫產業基地等文化產業集群,成為深圳又一個注入“文化”元素的旅游目的地。
(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