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工藝美術保護和發展條例》宣講及座談會”9月24日下午在第十七屆文博會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南登錄大廳LM103會議室舉辦。廣東省工信廳消費工業處處長陳偉國、省司法廳立法二處處長李燕梅、省人大法工委經濟法規處處長李瓊分別宣講了《條例》出臺的依據、背景及對新興工藝美術和傳統工藝美術的重要立法保障作用。
廣東是工藝美術大省,工藝美術品種在長期實踐中廣泛借鑒了諸多西方及其他優秀文化元素,形成了以深圳為代表的珠寶首飾、家居飾品、工藝禮品等具有完整工藝特色的“新興工藝美術”,成為行業的主力軍,占全省工藝美術總產值的90%。
這次《條例》的一大亮點是首次給予了“新興工藝美術”與“傳統工藝美術”同等的地位。
為適用廣東省工藝美術事業發展的需求,《條例》在全國率先從立法層面提出了“新興工藝美術”的概念,并將其納入《條例》適用范圍,與“傳統工藝美術”一并實施保護與發展管理。根據這個《條例》,對廣東省工藝美術珍品和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的認定,就不再局限于傳統領域,新興工藝美術業內也可參加。對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管理、促進措施,也適用于新興工藝美術。
2019年,廣東工藝美術行業有規模以上企業667家,工業總產值2220億元,但一些傳統工藝美術還存在小、散、弱等問題,亟需得到全面、系統的政策支持。為此,《條例》設立了“產業發展”專章,采取“政策配套、市場配套、標準配套”,來促進“產業宣傳、產業融合、產業創新”,打造“特色區域、特色品牌、特色旅游”,全方位多層次地支持工藝美術產業的發展。
(記者 梁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