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9月23日下午,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大會,正式出臺了《優化營商環境五年行動綱要》。經開區將在城市環境、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等方面,瞄準“全國一流、全省領先”總目標,打出一套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才、資金、項目等往往都是‘擇木而棲’。營商環境一流,要素才更容易匯聚,產業才更容易集群,經濟才更有韌性。”揚州市委常委、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潘學元說,要讓經開區真正成為要素集聚的“磁場”、企業發展的“沃土”、投資興業的“寶地”、現代治理的“樣板”。
近年來,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揚州經開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一切圍繞企業轉、一切圍繞企業干”,先后開展了“三重”掛包、“四上”走訪,密切了與企業的聯系,開設了企業家微信群、“辦不成事”局長熱線,實施了重大項目預審機制,優化了審批流程,實現了“五證同發”“拿地即開工”,出臺完善了培大育強、人才新政等各類政策,評選表彰了優秀企業家,給高層次人才發放了“英才卡”,營商環境“高地”和“磁場”已初步形成。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根據出臺的《優化營商環境五年行動綱要》,經開區將修訂完善園區全域規劃,全面提升園區功能配套服務;建設企業家公園、產業工人服務中心,分層分級建立企業家沙龍,每年都要評選、表彰、獎勵一批優秀企業家,進一步在全區營造尊企重企的氛圍。將在行政效能方面再提速,繼續深化并聯審批,創新開展“容缺受理”審批新模式,編制并公布“容缺受理”事項和材料清單,提升行政審批效率,推行重大項目建設預審制度,加大“多證合一”“多評合一”“多方案合審”“多圖聯審”應用力度,全面落實“一事通辦”改革,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優化政務服務窗口運行模式。抓好政策宣傳貫徹和落實,建立政策落實跟蹤機制,確保各項政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進一步簡化政策兌現程序,打造最誠信的園區。在法律保障方面敢于亮劍,依法對企業加大保護力度,加快建立部門“隨機聯查”制度,持續加大涉企“微腐敗”治理,嚴肅開展政府失信違諾、司法執法環境、不作為亂作為、公職人員勾結“黑中介”等專項治理活動,堅決落實“不訴不查”的規定。將在能力作風方面強保障,努力做好服務企業的“店小二”,加強窗口人員、審批部門中層、基層人員的培訓,構建親清政商關系。各單位各部門從主要領導做起,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變,以干部作風轉變帶動營商環境轉變。
揚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朱柏興要求各級各部門,要抓方向、建機制,做好營商環境的加法,“部署+擔當”“小組+專班”“監督+考核”“宣傳+引導”,真正“有求必應,無事不擾”。要抓落實、優服務,做好營商環境的減法,減流程環節,減企業負擔,減涉企積案。要抓保障、提效能,做好營商環境的乘法,按照“要素跟著項目走、保障圍繞企業轉”的思路,切實解決好土地、資金、人才、科技等制約發展的各類因素,引導催化企業產生乘數效應。要抓作風、挑重擔,做好營商環境的除法,消除堵點痛點,消除懈怠心理,消除問題隱患,營造親商、愛商、安商、惠商的濃厚氛圍,打造揚州“好地方事好辦”政務服務品牌的新高地,為推動經開區“二次創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時修艷 劉 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