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中新社香港6月20日電 香港理工大學(理大)20日召開記者會公布,理大研究發現兩種治療超級細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新方案,顯示出良好療效和臨床應用潛力。
由理大微生物學講座教授、化學生物學及藥物研發國家重點實驗室成員及食品科學及營養學系系主任陳聲領導的研究團隊,于2017年發現病原體“肺炎克雷伯菌”的新變異株,具多重耐藥性和超強毒力,如果人體受感染,可能無法治愈,死亡率高達25%至45%。
團隊深入研究數年,破解了“肺炎克雷伯菌”致病機制,在設計療法上取得突破,亦確定病原體入侵宿主后,觸發“細胞激素風暴”的信號途徑,誘導病人激發不受控制的免疫細胞反應,最終引發致命感染性休克。
團隊實驗發現,抑制“細胞激素風暴”的爆發,可顯著降低感染者死亡率。研究還發現,“乙醯水楊酸”類免疫抑制劑,即廣泛用于紓緩輕至中度疼痛和炎癥,俗稱“阿斯匹靈”的成藥,可有效抑制“細胞激素風暴”爆發,顯著降低感染患者死亡率。
研究團隊亦成功從市面已研發的藥物中,篩選用于治療艾滋病的藥物,再配合抗生素,可成功治療“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這兩種藥物亦可與“乙醯水楊酸”共用,令病人不必經過漫長新藥開發和審批周期,可更快受惠。
陳聲表示,很高興在發現“肺炎克雷伯菌”菌株僅僅五年后,就同時找出兩種具潛力治療方案,既可單獨亦能混合應用,以化解病原體的威脅。讓病人得到及時的治療,不但可減低感染死亡率,也減少病原體傳播。他又補充,研究成果會在臨床驗證,相信最終惠及病人,顯著降低“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死亡率。(完)
(原標題:香港理大發現兩種治療超級細菌新方案 具良好療效)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