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該收購案曾受到創夢天地、世紀華通等多家企業的關注,堪稱千萬美金級別混戰。但在7月初騰訊與樂游簽訂私有化獨家協議后,便意味著自私優化獨家協議日期起至私有化獨家協議日期起三個月,及潛在收購方式以書面形式通知郁先生及樂游科技其不再擬參可能私有化止。樂游科技之所以能夠引發多方注意,與其頗具傳奇色彩的發展歷程有著一定干系。在2014年的夏天,仍然是森寶食品控股的樂游科技突然對外宣布,計劃收購Digital Extremes的58%股份,邁出了游戲產業轉型的第一步。隨后2年內,樂游科技陸續拿下剩余股份,正式成為這家加拿大游戲開發商的母公司。
這只是個開始。
短短3年內,樂游科技四處招兵買馬,接連迎來N家海外游戲公司,例如英國游戲公司Splash Damage,旗下代表作為《雷神之錘III》多人模式、《戰爭機器4》多人模式;美國游戲開發商Certain Affinity,旗下代表作《光環》、《使命召喚》系列的多人模式。
游戲業務的鋪開,幫助樂游科技的營收水漲船高。據2016年財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收達85,588.3萬元,較往年同期大漲165.2%;毛利潤達4,944.9萬元,較往年同期大漲188.2%。
在《Warframe》高歌猛進的同時,樂游科技陸續簽下多個頂級IP。舉例來說,旗下發行附屬公司Athlon Games,曾參與Telltale Games(2018年停業的知名美國游戲品牌)的重整,獲得了《蝙蝠俠》《與狼同行》等IP的獨家發行權;公司與亞馬遜游戲工作室達成協議,將基于《指環王》IP開發免費大型多人在線網游。截止目前,樂游還持有《變形金剛》、《文明》等多個金牌IP的游戲改編權。
只可惜,樂游科技的底蘊不足終究是個難題。對于這家進入游戲領域僅僅6年的公司來說,時間尚短或許就是最大的困頓。據2019財報顯示,期內公司營收達21,423.5萬美元(折合149,998.7萬元人民幣),較往年同期下滑8.9%;毛利潤達12,178.1萬美元(折合85,266.1萬元人民幣),較往年同期下滑13.9%。
目前來說,樂游收購案總算告一段落。騰訊現已通過全資子公司Image Frame Investment收購了游戲開發與發行商樂游科技,成交額約為14億美元。樂游科技將成為騰訊全資擁有的子公司,并退市股票。
標簽: 股票被收購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