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中國企業”指為總部在中國大陸的企業,以下簡稱:”中企”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其數量及融資額均表現突出
8月份共有63家總部在中國大陸的企業上市。從各交易市場IPO數量方面來看:本月登陸科創板的中企有22家,占比34.92%,位列第一;登陸深交所創業板的企業有19家,占比30.16%,位居第二;登陸上交所主板的企業有14家,占比22.22%,位列第三;此外,深交所中小板、紐交所及港交所主板上市的企業分別為4家、2家、2家。
從融資金額來看,本月中企在科創板共融資302.82億人民幣,占中企IPO總融資額的30.88%,位列第一;紐交所以250.89億人民幣融資額緊隨其后,占比25.59%;深交所創業板共融資203.45億人民幣,占比20.75%,位列第三;港交所主板共融資99.08億元人民幣,占比10.10%;上交所主板共融資94.53億元人民幣,占比9.64%;中小板共募資29.79億元人民幣,占比3.04%。
8月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IPO數量及融資額躍居第一
根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8月IPO中企共涉及18個一級行業,從案例數量方面來看,位居前三的行業是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機械制造行業、半導體及電子設備行業、清潔技術行業,分別完成10起、9起、9起、7起,分別占比15.87%、14.29%、14.29%、11.11%,累計占比55.56%。汽車、化工原料及加工、建筑/工程、其他、IT行業緊隨其后,分別完成6起、5起、3起、3起、2起,累計占比30.16%。
從融資金額方面來看, 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房地產、汽車行業位列前三,融資金額分別為269.11億人民幣、147.55億人民幣和125.87億人民幣,分別占比27.45%、15.05%、12.84%,累計占比55.33%。值得注意的是,房地產行業的上市企業僅貝殼1家。除此之外,本月融資金額在30億元以上的行業還包括半導體及電子設備(111.46億人民幣)、清潔技術行業(83.69億人民幣)和機械制造行業(71.82億人民幣)。
8月浙江省IPO數量領先,北京市融資額位居首位
根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8月IPO中企共涉及19個省市,從IPO數量來看,位于前三的地區為浙江省、北京市和江蘇省,中企IPO數量分別是12家、10家和8家,分別占比19.05%、15.87%、12.70%,累計占比47.62%;此外,本月IPO數量在5家及以上的地區還包括廣東省(7家)、上海市(6家)。
從融資金額方面來看,北京市本月表現出色,融資額為250.39億人民幣,占比約25.54%,與上月基本持平。廣東省、浙江省和上海市融資額分別為157.67億人民幣、154.52億人民幣和119.14億人民幣,分別占比16.08%、15.76%和12.15%,累計占比43.99%。此外,本月融資金額在30億以上的地區為江蘇省(66.43億人民幣)、天津市(62.20億人民幣)、湖南省(47.38億人民幣)。
8月前十的IPO企業總融資金額占比近六成
對比2019年8月和2020年7月數據,中企IPO數量及融資額同比大幅上升,環比小幅下降,上市熱情依舊高漲。從融資金額來看,TOP10的IPO企業總融資額累計564.41億人民幣,占本月總融資額的57.55%;其中貝殼排在首位,融資金額為147.55億人民幣;小鵬汽車以103.34億人民幣的融資金額位居第二;泰格醫藥在港交所主板二次上市,融資金額達95.93億人民幣,位居第三。此外,8月IPO企業TOP10中,有2家企業為A+H上市,7家企業獲得VC/PE支持。
8月共發生321筆IPO退出,VC/PE機構支持率上升
根據清科私募通數據統計:本月上市企業中,有42家中企獲得VC/PE機構支持,滲透率為66.67%。其中各板塊VC/PE支持情況為:科創板有17家IPO企業獲得VC/PE機構的支持,深交所創業板有12家IPO企業獲得VC/PE機構的支持,上交所主板有8家IPO企業獲得VC/PE機構的支持,中小板和紐交所分別獲VC/PE機構支持的IPO企業為3家和2家。IPO退出數量共321筆,環比下降25%,涉及機構203家。
創業板注冊制落地,A股改革有望加速
作為A股注冊制改革的第二彈,創業板再次迎來重要的時間節點,注冊制改革正式落地。創業板注冊制下首批18只新股正式啟動上市,行業分布廣泛,主要涉及設備制造、文化藝術、醫藥、紡織、汽車、環保等領域。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是繼科創板之后,通過增量帶動存量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舉措,對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證監會有關負責人就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答記者問。
問: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有何特色?與全市場實施注冊制是什么關系?
答:創業板改革以實施股票發行注冊制為主線,堅持尊重注冊制的基本內涵、借鑒國際最佳實踐、體現中國特色和發展階段特征的3個原則,既充分借鑒科創板改革經驗,又體現了創業板“存量+增量”改革的特點。
1.審核注冊突出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緊緊圍繞推動提高信息披露質量,以審核問詢促信息披露,提高發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實性與透明度,由投資者自主進行價值判斷,真正把選擇權交給市場。
2.機制流程更加公開透明可預期。實行“陽光審核”,進一步取信市場。一是審核進程可預期。明確各環節審核時限,使企業從申請到審核、注冊、上市的進度可預估。二是審核結果可預期。充分公開審核規則、披露規則,實現受理、問詢、審議結果全公開,確保審核運行嚴格規范。
3.再融資、并購重組同步實施注冊制。6月12日,《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注冊管理辦法(試行)》《創業板上市公司持續監管辦法(試行)》發布實施,規定創業板上市公司再融資、并購重組實施注冊制。截至6月29日,有96家再融資、3家并購重組申請平移至深交所審核。
注冊制改革是這一輪資本市場改革的龍頭。證監會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分步實施。去年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實現了注冊制破題,積累了增量市場注冊制改革經驗。今年在創業板改革中首次將增量與存量市場改革同步推進,為全市場注冊制改革探索路徑、積累經驗。下一步,證監會將及時總結評估科創板、創業板試點經驗,統籌研究制定其他板塊推行注冊制的方案,做好全市場注冊制改革的準備,分階段穩步實現注冊制改革目標。
本月重點案例分析:貝殼 、小鵬汽車、泰格醫藥
貝殼首日股價漲逾87%,成居住服務平臺第一股
8月13日晚間,貝殼(股票代碼為”BEKE.N”)正式在紐約交易所上市。上市首日貝殼找房的開盤價為35.06美元,較發行價20美元上漲75%;收盤價為37.44美元,漲幅超87.2%。貝殼找房本次交易共發行1.06億美國存托憑證,另可行使1,590萬美國存托股超額配股權,此次IPO公開募集資金將達到21.20億美元。這是自2018年3月愛奇藝IPO以來,中資公司在美國最大規模的IPO。募集的資金將主要用于以下用途:30%作為研發資金將繼續投資于平臺功能和基礎設施技術,包括大數據,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30%用于擴展新房屋交易服務;25%用于服務產品多樣化和業務運營擴展新區域;剩余金額將用作一般公司用途,包括營運資金需求以及潛在的戰略投資和收購。
目前,貝殼的業務主要聚焦于存量房交易、新房交易、其他新興業務的交易。招股書數據顯示, 2017年、2018年、2019年,貝殼找房營收分別為255億元、286.46億元、460億元,處于連年增長。此外,今年上半年,貝殼找房實現收入272.6億元,同比增長39%。三年凈利潤分別為-5.4億元、-4.3億元、-21.8億元。今年上半年凈利潤為16.1億元,同比增長188.6%。從2019年GTV來看,殼找房達成了2.13萬億元GTV,已成為中國最大的房產交易和服務平臺,也成為繼阿里巴巴之后的中國第二大商業平臺。值得注意的是貝殼找房打造的底層操作系統-ACN(經紀人合作網絡),在這一系統上可以實現跨品牌、跨門店的合作交易,大幅提升了行業效率和線下互動。
小鵬汽車在美上市首日大漲40% ,總市值接近149.6億美元
8月27日,小鵬汽車(股票代碼為”XPEV.N”)正式登陸紐交所。小鵬汽車的上市發行價為15美元/ADS,總計發行9973萬股美國存托股票(ADS)。融資規模從最初計劃的11.1億美元,提高到15億美元。首日開盤價為23.1美元,較IPO發行價漲54%;收盤價為21.22美元/ADS,比發行價大漲41.47%。募集的資金將首先用于研究和開發智能電動汽車和技術,其次用于銷售、營銷與擴大銷售渠道。小鵬汽車是一家掌握設計、研發、制造全產業環節的智能汽車公司。中國造車新勢力中,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和小鵬汽車會均已登陸美股,8月27日收盤,蔚來汽車總市值235.5億美元,理想汽車總市值162.1億美元,小鵬汽車總市值149.6億美元,均已突破千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8-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營收分別為970.6萬元,23.21億元及10.02億元;同期,凈虧損逐年縮窄,分別為13.99億元、36.91億元及7.96億元。小鵬汽車在研發方面表現亮眼,據披露,從2018年至今年上半年,小鵬汽車的研發支出分別為10.5億元、20.7億元和6.3億元,占同期的營業收入的比例為10818%、89.19%和62.8%,累計總研發支出為37.5億元。這一比例位于造車新勢力的榜首。基于其研發的兩大柔性平臺,公司分別于2018年12月推出小鵬G3及2020年4月推出小鵬P7。同時,該公司還自主研發了國內首個自動駕駛軟件,并成功將其實現商業化。
泰格醫藥在香港主板上市,實現“A+H”戰略布局
8月7號,泰格醫藥(股票代碼為”300347.SZ”)在香港主板上市,被稱為今年內亞洲規模最大的醫療IPO。2012年8月17日,泰格醫藥以每股37.88元在創業板發行,A股上市8年,總市值達804.9億元。本次登陸香港主板,實現“A+H”戰略布局。首發當日,開盤價為119港元,較IPO發行價上漲19%。本次發售總數為107,065,100 股,發售所得款項凈額估計約為102.725億港元。募集所得資金將主要用于擴大及增強運營產能或能力,以滿足海外市場不斷增長的需求。同時為潛在收購或投資提供資金,以補充現有業務;償還借款;招聘技術及科學專業人員等。
泰格醫藥成立于2004年,是一家專注于為新藥研發提供臨床試驗全過程專業服務的合同研究組織(CRO),為全球醫藥和醫療器械創新企業提供全面而綜合的臨床研究解決方案。招股書顯示,泰格醫藥的營收入和凈利潤正在不斷增長。2017年、2018年和2019年,泰格醫藥的營收分別為16.83億元、22.99億元、28.03億元;實現凈利潤分別為3.01億元、4.72億元、8.42億元。公司2020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4.52億元,同比增長8.58%;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9.98億元,同比增長183.66%。除此之外,公司已經做出戰略收購并繼續收購新業務來補充服務范圍并拓展全球經營。公司將動用龐大的資源重組業務以達到收購的預期協同效應及利益。
綜上,本月中企IPO數量和融資額較7月均小幅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交易市場方面:登陸科創板的中企有22家,共募資302.82億人民幣,占中企IPO總融資額的30.88%,拔得頭籌;行業方面,生物技術/醫療健康行業完成10個案例,IPO數量及融資金額躍居第一。得益于貝殼的上市,房地產本月共募集147.55億人民幣,在所有行業中名列前茅。地區分布方面,8月IPO中企共涉及19個省市,從IPO數量來看,位于前三的省份為浙江省、北京市和江蘇省;而從融資金額方面來看,北京市本月有出色表現,融資額為250.39億人民幣。整體來看,本月上市依舊保持高漲趨勢,科創板依舊保持高位運行態勢,創業板改革有序推進的背景下,下半年IPO情況有望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
標簽: 創業板注冊制審核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