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簡稱‘贛’,與實干的‘干’正好諧音,這也與老區人民勤勞淳樸、擔當實干的優良品質和時代風貌高度契合。”5月14日上午,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召開的江西主場新聞發布會上,江西省委書記劉奇如是說。
劉奇書記堅定自信的語調,來自于江西這片紅土地厚重的歷史足跡,來自于“江西老表”奮發向上的時代強音。
江西是一片創造新中國發展奇跡的地方,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第一輛柴油輪式拖拉機、第一輛軍用邊三輪摩托車、第一枚海防導彈等都在這里誕生……在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浪潮中,如今的贛鄱大地,處處活躍著創新創造的身影,處處涌動著革故鼎新的浪潮,匯聚起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強大動能。
熱力四射的數字經濟“一號工程”
與衛星接觸、和飛機合影、坐進新款智能網聯車、戴上VR眼鏡感受“上天入地”……在5月26日開幕的第十二屆中國衛星導航成就博覽會上,江西省地方展區成為眾多市民的“打卡地”。
與“打卡地”歡樂場景相對應的,是主會場里莊嚴的簽約臺。全省11個設區市篩選出的20個北斗導航項目正式簽約,總投資逾300億元。“南昌有一個發展北斗產業的良好環境,搬到南昌發展北斗產業,從公司決策到南昌政府決策都比較快,大概兩周時間我們就簽訂了框架協議,未來計劃2個月時間完成整個落地事宜。”投資20億元的云狐科技集團總裁徐恩海信心滿滿地說。
開工建設北斗科技園、北斗產業園等一批重大項目,組建成立江西北斗應用研究院、南昌大學北斗學院,推出能源互聯網北斗智能芯片等一批高端芯片和終端產品,江西提出,到“十四五”末全省北斗產業總產值超1000億元。
在距離南昌百余公里的鷹潭市龍虎山景區,“智慧竹排”和“VR氣球”正在帶給游客全新的旅游體驗。“原本是路過,現在打算多待一天,再去看看這里的智能小鎮。”上海游客王先生笑呵呵地說。
2017年9月,江西省政府在全國首開先河,與科技部、工信部簽署國家03專項成果轉移轉化試點示范框架協議。面對這一重大機遇,3年來,江西聚焦物聯網和智聯網,已開通5G基站33757個,NB-IoT/eMTC(物聯網連接技術)實現全省全域覆蓋,2020年全省物聯網核心及關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100億元,年均增長近40%。
一年一度的世界VR產業大會在南昌已經連續召開了3屆,作為永久舉辦地,江西借助這一全球虛擬形勢產業資源聚合的重要平臺,力邀全球VR龍頭企業深度參與江西VR產業發展,全省VR產業相關產值由2018年的42億元,快速發展到2020年的200億元,2023年將力爭突破1000億元。
6月1日,在江西省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大會上,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強調,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江西“變道超車”“換車超車”、實現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始終把數字經濟作為推進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打造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重要戰略支點的“一號工程”來抓,在把握大勢中搶占先機,在對標一流中找準差距,在百舸爭流中增創優勢,奮力駛上數字經濟這個“快車道”。
日益亮眼的航空產業“江西名片”
2019年10月30日上午,首屆南昌飛行大會上,百余架飛行器從瑤湖機場相繼騰空,在南昌上空劃出一道道冷凝云,給當地民眾帶來一場場“速度與激情”的視覺盛宴。
一年后的2020年南昌飛行大會上,一個更大的驚喜悄然而至:被稱為“胖九”的C919國產大型客機進行了首次全球航展動態展示。在藍天的襯托下,“胖九”如雄鷹展翅,在粉絲們的歡呼聲中展示出矯健沉穩的優雅身姿,安裝在垂尾和駕駛艙內的攝像設備,還可以近距離多角度拍攝“胖九”的實時影像,供人們欣賞。
就在“胖九”首飛的半年前,在疫情形勢出現積極向好的趨勢下,中國商飛C919大型客機外場試驗隊、商飛(江西)生產試飛有限公司、航空工業試飛院等單位正式入駐南昌航空科創城,助力南昌航空產業創新發展。
在2020年南昌飛行大會上,共有21個重大重點項目進行了集中簽約,累計投資總額達450億元。其中包括總投資100億元的中信海直—華夏九州通航總部項目、總投資100億元的北京天兵科技火箭智能總裝制造基地和商業運載火箭研究院項目、投資50億元的華彬航空南方總部基地項目等。
1954年,新中國第一架飛機在江西誕生,經過60多年的發展,特別是沐浴改革開放的春風,江西如今已成為全國唯一同時擁有旋翼機和固定翼機研發生產能力的省份,全國首個省局共建的民航適航審定中心、首個低空空域管理暨通航飛行服務院士工作站在這里落地,并獲頒首張無人機航空運營許可證。
近年來,江西引進了先進復合材料研究中心、航空標準件、航空電纜、無人靶機、無人機等一批重大項目,航空產業發展后勁不斷增強,全省航空產業每年均保持20%左右增長速度,2019年航空產業總收入突破千億元大關。航空產業的“江西名片”日益亮眼。
劉奇書記明確強調,發展江西航空產業,就是要讓江西航空產業大起來,讓江西航空研發強起來,讓江西飛機飛起來,讓江西航空之城興起來,讓江西航空市場旺起來,這就是江西的航空夢。
擲地有聲的創新發展“拼”字訣
3月1日,江西省委、省政府舉行2021年省市縣三級聯動推進重大項目開工暨“項目大會戰”動員大會。隨著劉奇書記開工令的下達,涵蓋基礎設施、產業升級、公共服務、生態環保等領域的821個重大項目正式開工建設,總投資達7458億元。
江西省省長易煉紅在大會上,以“拼”字切題的講話擲地有聲。他說,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要搶時間,拼出項目建設的加速度;要解難題,拼出項目建設的高效率;要蓄能量,拼出項目建設的大后勁;要優服務,拼出項目建設的好環境。
一個“拼”字,既代表著老區人民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也彰顯出民族復興征程里的“江西印跡”。
2月中旬,科技部火炬中心公布2020年國家級高新區評價結果,江西省8家國家級高新區在全國排名分別前進了4至10位,其中南昌高新區實現了“六連升”,從第30位升至26位,穩居全國第一方陣。
“十三五”期間,江西聚焦具有比較優勢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遴選實施了63個重大研發專項,同時通過強化頂層設計、聚焦精準施策和強力推進科技金融融合等系列硬核舉措,在全國率先提出了科技型中小企業“全省域培育”理念,創新型省份建設由此站上了新的起點。
“十四五”時期,江西將重點實施科技創新“1345”戰略。即構建一個“一核十城多鏈”的區域創新體系,實施創新能力建設三大工程、科技賦能四大行動和科技服務提升五大計劃,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
歷經歲月洗禮,紅色基因傳承下的江西創新發展“路線圖”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南昌光谷、“智聯江西”等重磅建設項目穿插其中,以抓項目、促消費為重點的擴內需戰略,以內陸雙向開放為核心的開放提升戰略,正在奏響爬坡過坎、轉型升級的時代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