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知識產權,你是不是只會想到外觀設計、創造發明?事實上,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也是一種知識產權,還有公司憑借數據知識產權質押,獲得了100萬元的貸款。
浙江凡聚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初創型企業,擁有大量可穿戴產品上分析得到的沉浸式兒童注意力缺陷與多動障礙測評數據資源。“之前我們了解到,原來數據作為一種無形的資產,也能為企業解燃眉之急。”凡聚科技法定代表人秦路說,“于是我們就用掌握的這些自主數據產權,為企業進一步發展獲取資金支持。”
這也是全國首單數據知識產權質押案例,凡聚科技得以融資也離不開杭州在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中的深耕。近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工作的意見》,杭州作為首批國家營商環境試點城市,積極探索重點產業運營基金、質押風險補償基金、知識產權作價入股、專利評估和成果轉化等知識產權運營新模式,助力企業快速質押融資,解決融資難問題。
為進一步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題,杭州以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試點為契機,以浙江省區塊鏈公共存證平臺為基礎,通過深入企業走訪調研、了解企業數據資產運用情況、數字質押融資需求,召開數據質押推進協調會,邀請相關專家和機構探討工作推進方式,聚焦解決企業數據來源、權屬價值、數據存證、質押流程等問題,確定了數據存證流程規范,使得企業的數據資產可以有效實現價值轉化,探索出了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有效路徑。
作為數字經濟的核心生產要素,杭州豐富的數據資源正在為經濟發展源源不斷注入新動能。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杭州探索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新模式,此次數據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手段采集企業生產、經營鏈上的各類數據,通過發放數據知識產權存證證書、深化金融創新等將數據轉變為可量化的數字資產,真正釋放數據內在價值,為暢通知識產權金融‘血脈’,實現數據資產價值提供了先行經驗。”
(通訊員 章三川 記者 周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