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建投研報認為,全球格局呈現緊張態勢,疫后軍貿需求不斷修復。2022年全球軍貿復蘇增長,達到319.83億TIV,同比增長19.37%;受益于技術和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我國軍貿規模持續增長,裝備質量和種類得到顯著提升,我國軍貿出口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103.04%,達到153.82億TIV,產品由中低端邁入高端,特別是在航空軍貿領域,伴隨戰機技術逐步升級,三代機和四代機已具備與世界一流水平相媲美的競爭力。軍工行業基本具備技術和物質條件,未來10到15年或將成為武器裝備建設的收獲期;當前軍工板塊的估值已接近2020年最低點,高性價比更加凸顯,建議堅定加大配置力度。
【資料圖】
全文如下
中信建投 | 全球軍貿需求不斷修復,中國軍貿有望迎來新機遇
近期伊拉克與法國達索公司簽訂了購買14架“陣風”戰斗機的合同,側面驗證在地區沖突頻發的大背景下,疫后全球軍貿需求正不斷修復。中國軍工行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已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軍工產品和自主可控的能力,具備大規模出口供給的條件。隨著國際市場對高科技武器裝備的需求不斷增長,中國軍貿的國際競爭力有望繼續提升。
核心要點
全球格局呈現緊張態勢,疫后軍貿需求不斷修復。
近期伊拉克與法國達索公司簽訂了購買14架“陣風”戰斗機的合同以持續打擊“伊斯蘭國”等極端勢力組織,在地區沖突頻發下的大背景下全球軍貿市場呈現增長態勢。全球軍貿在過去20年中以每5-6年為一個周期,總量持續增加。2022年全球軍貿復蘇增長,達到319.83億TIV,同比增長19.37%。
受益于技術和生產力的不斷提升,我國軍貿規模持續增長,裝備質量和種類得到顯著提升
我國軍貿出口在過去十年中增長了103.04%,達到153.82億TIV,產品由中低端邁入高端,特別是在航空軍貿領域,伴隨戰機技術逐步升級,三代機和四代機已具備與世界一流水平相媲美的競爭力。軍工行業基本具備技術和物質條件,未來10到15年或將成為武器裝備建設的收獲期。
當前軍工板塊的估值已接近2020年最低點,高性價比更加凸顯,建議堅定加大配置力度
2022年初以來,中證軍工指數下跌了28.44%,板塊估值得到了充分消化,高性價比更加凸顯。目前軍工板塊整體PE為58.47倍,處于歷史低位,接近2020年6月的最低點。2023年上游、中游、下游的平均估值水平依次為24、30、50倍。因此,我們認為,當前軍工板塊正處于歷史估值較低水平,板塊高性價比更加凸顯,加配軍工板塊正當時。
風險提示
1、國防預算增長不及預期;近年來國防預算維持較為穩定的增長,軍工政策向好,但存在國家政策及國家戰略的改變而減少國防預算的支出的可能性。
2、武器裝備交付不及預期;受全球疫情影響,各國持續強化社交隔離、出入境限制、強制性停工停產等防疫管控政策措施,同時疊加地區緊張因素,世界經濟貿易往來鏈路受到較大沖擊,如船舶等行業存在無法按時完成施工及延期交付風險。
3、相關改革進展不及預期;國家對未來形勢的判斷和指導思想決定了行業的發展前景,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產業發展政策對軍工企業戰略方向確定、產業選擇及投資并購方向均有重大影響。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