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山市深中合作創新區啟動區和萬畝農田特色農業生態區EOD項目(以下稱“中山EOD項目”)正式通過生態環境部評審,成功入選國家EOD項目庫,成為全市首個成功入庫項目,這也是廣東省第一個生態治理和城鄉融合發展相結合的EOD項目。
(相關資料圖)
這標志著,中山火炬開發區謀劃已久的“灣區之眼”項目邁出了從“紙面”落向“地面”的重要一步。
中山首個EOD項目,究竟新在哪?為什么會落戶民眾?將對中山未來項目開發模式帶來哪些影響?南方+記者帶著問題進行了深入采訪。
中山首個EOD項目是什么?
一張深中合作創新區啟動區和萬畝農田特色農業生態區的總平面圖,清晰地展示了中山EOD項目及其配套設施項目的整體規劃情況。
中山火炬開發區深中合作創新區規劃面積102平方公里,其中占地約4.6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配套區和占地約7.6平方公里的萬畝農田特色農業生態區,由中山火炬區屬企業民眾經濟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民眾經開公司”)與中國中鐵全資子公司中國鐵工投資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工投資”)攜手打造。
兩個板塊橫跨民眾街道洪奇瀝水道和三寶瀝水道兩個流域,前者位于民眾街道義倉圍西側,后者位于民眾街道新建村,同時涵蓋了民眾街道城市建成區和生態資源最優質的區域。
中國鐵工投資與民眾經開公司合資成立了中山鐵工生態環境發展有限公司(簡稱“中山鐵工”),負責項目總體建設。中山鐵工總經理王達介紹,本次入選國家EOD項目庫的中山EOD項目,就在城市功能配套區和萬畝農田特色生態區范圍內,總投資23.58億元,共包含4個EOD子項目,分別是:環境整治工程(污水、雨水管網)、水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嶺南水鄉農耕文化生態旅游項目、現代農業產業綜合發展項目。
所謂EOD模式,就是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是以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推動公益性較強、收益性差的生態環境治理項目與收益較好的關聯產業有效融合。
火炬開發區為何選擇EOD模式?
實際上,早在2021年,火炬開發區就提出了在民眾街道連片沙田上謀劃打造中山民眾嶺南水鄉生態示范區的設想,EOD的開發理念已有雛形。因早期該項目規劃區域形似一只眼睛,因此被命名為“灣區之眼”。歷時兩年多的不斷調整完善,這一項目的開發建設模式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
“在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過程中,最關鍵的就是要處理好發展和環境的問題。這個EOD項目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火炬開發區科創發展和投資促進局局長蘇炳洪介紹,火炬開發區整合民眾街道的連片土地資源,“高能級定位、高水平規劃、高標準建設”,加快打造102平方公里的深中合作創新區。經前期研究謀劃,選取了前述兩個板塊作為深中合作創新區的啟動項目,并對開發模式進行了非常明確的界定,那就是:按照國家倡導的生態環境導向的開發模式(EOD)統籌推進,為深中合作創新區高質量發展打造產城融合綠色發展樣板。
“在EOD項目實施的過程中,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項目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實現了產業開發和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建設與運營的統一性和持續性。中山EOD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推動深中合作創新區生態環境明顯改善,促進區域生態環境和發展質量的持續提升,建立健全產業收益反哺生態環境治理投入的良性機制,助力民眾街道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深中合作創新區高質量綠色發展,為火炬開發區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科創新城提供有力支撐。”民眾街道黨工委委員陳小勇表示。
據了解,生態環境部將向10余家金融機構和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推送該項目信息,引導資金投入,加強精準支撐。下一步,火炬開發區也將積極推動項目融資及落地實施工作。
為何落戶民眾街道?
民眾街道擁有珠三角少有的萬畝連片沙田,農業經濟發達,生態環境資源優良,素有中山“谷倉”之稱。在中山推動區域統籌發展的背景下,民眾街道納入火炬開發區統籌范圍,其發展優勢得到大大凸顯,也承擔起更重要的歷史使命。
“國家級高新區的發展增量在民眾街道,這種發展的增量,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的增量。”蘇炳洪表示,在全市開發強度如此高的情況下,民眾街道為火炬開發區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廣闊發展腹地。但是僅解決了發展的空間瓶頸問題,還遠遠不夠。近年來,生態環境治理任務重,地方政府支出壓力大,成為重點項目開發建設的“痛點”,單純依靠政府財政投入的開發模式難以持續。
EOD模式,為政府解決項目開發建設面臨的“地從哪里來”“錢從哪里來”“環境怎么保護”等問題,提供了一個可行的方案。這一模式將生態環境治理由公益性項目轉變為具有開發價值的經營性項目,有效地解決了生態產品“抵押難”“交易難”“變現難”等問題。
2022年4月,生態環境部印發《生態環保金融支持項目儲備庫入庫指南(試行)》,EOD模式從地方試點階段轉為常態化入庫。在這一背景下,火炬開發區發揮中山創新發展主引擎作用,在民眾街道高標準謀劃EOD項目,力爭把項目打造成為大灣區生態與產業有效融合、相互促進的模式樣板。
陳小勇介紹,中山EOD項目圍繞“推動深中合作創新區水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加快區域綠色發展”這一主線設計,著力推動深中合作創新區水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改善;利用片區獨特的農業資源優勢,實施現代農業產業綜合發展項目,打造一條完善的農業產業鏈,使之成為產業經濟新的增長點;同時,依托民眾特色嶺南水鄉文化,聚焦深中合作創新區水上田間的旅游資源,整體開發農業體驗生態旅游等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發展項目。
“對于中山這樣一座小而美的大灣區城市來說,大力推行EOD模式,是一個必然的選擇。”中山市生態環境局總工程師鄧耀杰認為,全市首個EOD項目落戶民眾街道,是中山踐行新發展理念的一次重要行動,這既是民眾街道的資源稟賦決定的,也是中山的城市氣質決定的。把這一項目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與產業有效融合、相互促進的樣板,對于中山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義。
(文章來源:南方Plus)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