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9日電 題:臺風“杜蘇芮”殘余環流北上 京津冀魯豫晉將有極端強降雨
新華社記者黃垚
【資料圖】
雷達監測顯示,受臺風“杜蘇芮”殘余環流繼續北上影響,降水云團正逐漸向北移動,華北、黃淮等地將有強降雨。中國氣象局29日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一級應急響應。
據中央氣象臺預報,7月29日至8月1日,北京、天津、河北、山東西部、河南北部、山西東部部分地區將有大暴雨,北京西部山前和南部、河北中南部等地局地有特大暴雨;上述地區累計降雨量有50至150毫米,京津冀部分地區200至450毫米,局地可達600毫米以上;最大小時降雨量30至60毫米,局地可達80毫米以上。主要降水時段為7月29日夜間至31日。
專家表示,此輪降雨具有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累計雨量大等特點。預計累計降雨量100毫米以上降雨面積將達22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1.3億,強度可能接近或超過2012年“7·21”北京暴雨和2016年7月18日至20日降雨過程,極端性強,致災風險高。
為何“杜蘇芮”在登陸后還能“長途跋涉”,在北方引發極端強降水?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表示,殘余環流持續時間較長、水汽輸送充沛再加上地形加持,共同造成了此次京津冀地區的極端強降水。
“杜蘇芮”在登陸時強度較強,登陸后北上速度一度較快,對江西、安徽等地造成的降水并不算太強。預計“杜蘇芮”殘余環流將于29日夜間進入河南?!坝捎诰┙蚣降貐^處于環流北側和東北側,華北東部海上有副熱帶高壓盤踞西伸,西部則存在一個高壓脊逐漸東移,兩邊的高壓可能在29日晚打通,在華北北部形成一個‘高壓壩’,減緩‘杜蘇芮’殘余環流繼續北上的速度。因此環流在華北、黃淮一帶持續時間變長,致使累積雨量增加。”方翀說。
另一方面,“杜蘇芮”本身攜帶大量水汽,且它的東側為副熱帶高壓,二者之間的強氣壓梯度會導致京津冀地區的東風和東南風顯著增強。強東南風會將目前西太平洋上臺風“卡努”附近的水汽源源不斷輸送到華北平原,水汽條件非常充沛。
此外,京津冀西邊太行山脈與攜帶水汽的東風和東南風正向相交,其北邊燕山山脈也與水汽通道存在交角,水汽受地形阻擋抬升,集中在山前形成極端強降水。
專家表示,京津冀地區這次降雨過程屬于長時間被固定天氣系統影響,如人站在行駛的列車旁邊一般,接連不斷地感受到一節節車廂經過時帶來的巨大聲音和沖力,影響效果疊加,通常被稱作“列車效應”。
氣象專家提醒,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東及山西等地的公眾需注意關注雨情、汛情變化并做好相關防御措施,不要前往地質災害易發區,路遇積水不要貿然涉水。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