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春秋航空董事長王煜準備了關于疫情期間延續降低航空公司融資成本、建立“國內機場綠色發展評價標準”等多份提案。
“受連續兩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沖擊,民航業不堪重負,持續虧損。疫情以來全行業已累計虧損1817億元,其中航空公司累計虧損1491億元,占比高達82%。2022年情況仍不容樂觀,國際航協預判,到2024年才能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3月1日,王煜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目前民航業還要遭受油價匯率波動、地緣政治、高鐵競爭等多方面不利因素的疊加沖擊,需要繼續得到金融支持。
擴大紓困貸款使用范圍
據了解,受益于2020年民航局與銀保監會的紓困政策,民航業曾獲得了1100億元一年期紓困低息貸款,大幅緩解了疫情暴發期間由于集中退票、削減航班帶來的資金壓力,保障了民航業的平穩運營。但由于疫情跨度拉長,航司仍巨額虧損,營業收入處于低谷,現金流壓力較大。
截至2021年9月30日,國內上市航空公司的平均資產負債率已達70%,平均流動比率僅為0.49.為此,王煜建議繼續為航空公司提供紓困低息貸款等金融支持,確保航空公司的生存和飛行安全的投入。
王煜認為,目前紓困貸款為一年期流動資金貸款,在航空公司流動資金貸款總額的占比達50%以上,而民航業依然受疫情持續影響,紓困貸款到期之后需靠“借新還舊”的方式來維持,更容易造成資金鏈的斷裂。相比紓困貸款的優惠利率,同期的銀行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為3.7%,各航司資金成本和資金壓力將再次加大。因此,王煜建議為航空公司提供三年期或五年期的中長期優惠利率貸款,幫助航司平穩度過疫情,推動行業和經濟的復蘇發展。
此外,由于2020年紓困貸款用途僅限定為航空公司日常經營性支出(航油、起降費、人員薪酬等),2021年年底的最新一批紓困貸款用途擴展為一半額度可用于歸還存量貸款,但都不能用于飛機或發動機等采購支出,而該類費用是航空公司占比較大的資金支出,一架空客A320NEO的交付價格約5000萬~6000萬美元。
“建議擴大紓困貸款使用科目范圍,例如可全部額度歸還貸款,并可用于采購飛機或發動機。這將極大緩解航司的運營資金壓力,同時也為恢復再生產提供發展動力。”王煜提出。
對于行業長期趨勢,他向證券時報記者預計,隨著疫苗的普及和藥物研發持續推進、防疫政策的完善,對民航業長期發展相對樂觀。
建設綠色機場
當前,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戰略目標下,踐行綠色發展的理念已成為各行各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王煜帶來的另一項提案——建立“國內機場綠色發展評價標準”的建議則與此相關。
2021年年末,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四型機場綠色性能評價標準》(簡稱《評價標準》),該標準由上海機場集團等相關單位,總結上海機場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從“資源節約、健康舒適、低碳減排、環境友好、運行高效”等五大綠色性能角度,提出了綠色機場發展的定性和定量指標體系。該標準立足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國家“碳達峰與碳中和”以及中國民航局《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行動綱要》《四型機場建設導則》相關要求,并且與《“十四五”民航綠色發展專項規劃》中機場綠色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契合一致。
王煜認為,中國民航建設以資源節約、低碳運行為宗旨的綠色機場是“四型機場”的內在要求,已成為我國機場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我國機場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還暫未有一套完整、完善的評價標準和體系。
為此,王煜建議在中國民用機場協會《評價標準》的基礎上,形成國內機場綠色發展的行業評價標準和體系,具體涉及機場的規劃和建設、低碳減排、節能與能源利用、節水和水資源利用、污染防治、機場運行效率和旅客體驗等多個方面。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