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人均收入突破1.2萬美元,互聯網用戶群增加至10.32億。消費水平不斷提升與互聯網流量滲透率不斷增加,中國的消費將向何處去?
3月18日,“致美·致匠心”2022上海家化戰略發布會于線上舉辦。發布會上,上海家化、每日經濟新聞、秦朔朋友圈三方聯合發布了《2022中國消費洞察報告:新時代的消費走向與中國品牌之路》,并由特邀嘉賓——中國商業文明研究中心、秦朔朋友圈發起人秦朔作分享與解讀。
報告認為,基于2021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了44萬億元,中國極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在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已超過70%,各級政府也在不斷拉動和促進消費的背景之下,2022年中國的消費將邁向七大新趨勢——文化自信、品質紅利、全域市場、全新場景、世界舞臺、環境責任、美麗健康。
秦朔指出:“整個中國的消費正在進入品質、綠色、全域、全場景、品牌國際化的時代,因此,企業也應以這七大趨勢為指南,乘勢而上?!?/p>
趨勢一:邁向文化自信
2022年貨節,“旗袍”、“漢服”這些傳統服飾與“中國風”國潮服飾等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拜年期間的“過年戰袍”和“新年戰衣”。根據淘寶直播年貨節消費大數據,旗袍直播間成交額同比增長105%,漢服直播間增長64%。
今年冬奧會上的冰雪運動讓國潮中的中國文化再次閃耀。例如,冬奧會巨型“雪花”融合了中華文化與現代科技,震撼盛放;“冰墩墩”鑲有“歲寒三友”,將堅韌、頑強和旺盛生命力的寓意傳遞給世界;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送來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
在這樣的背景下,年輕消費者的民族自尊心,對中華歷史文化的驕傲感,都在直線上升。根據艾瑞咨詢2022年《過年生活態度調研》,消費者認為“我感受到了更強的民族自信心”、“我更為中華歷史文化感到自豪了”這些選項得到了平均9.0分(滿分10分)。
趨勢二:邁向品質紅利
在中國互聯網滲透率不斷提升的背景下,用戶增速的放緩讓流量瓶頸逐漸出現。邊際引流成本不斷增加,讓獲得新用戶的成本越來越高。
報告顯示,2019年,阿里新增一個年度活躍用戶需要付出267.9元,但到2021年已是445.6元。秦朔指出,當流量紅利慢慢見頂的時候,單靠流量的短期暴增式現象就會越來越少,這時消費者會更加關注品質紅利,品牌紅利——過去一些流量型新消費品牌,開始出現了一定的下滑,而具有實力的龍頭企業在市場中表現得更加穩健和健康。
監管加強也在倒逼品質提升。通過出臺多部法律法規引導化妝品產業創新,要求企業從關注流量到關注全產業鏈的價值創造能力和底蘊。
2021年1月1日,新執行的《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取代了《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1990年1月1日),并新建了化妝品不良反應監測制度,規定了最高30倍貨金罰款。在《化妝品禁用原料目錄》中,大麻化妝品被禁用。在《化妝品分類規則和分類目錄》《化妝品功效宣稱評價規范》《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年版)》中,對化妝品的分類規則、功效宣稱評價及安全評估技術標準有了詳細具體的規范;在《化妝品標簽管理辦法》中,成分含量降序列出,禁止虛構、偽造,名不副實的宣傳功效。
高端護膚品保持高增長的勢頭也讓提升品質成為趨勢。報告數據顯示,2021年不同條線的化妝品銷售額增長率呈現分化。奢侈品線2021年銷售額增長了22.1%,高端線增長了16.5%,低端線下降了2.3%。而這樣的品質升級現象在汽車、白酒等消費行業也出現了同樣的趨勢。
趨勢三:邁向全域市場
過去的消費市場往往聚焦于線上消費以及一二線城市與Z世代年輕人,而在未來,這一觀念將發生改變,邁向全域市場。即線上線下,一二線與低線市場,Z世代年輕消費者與銀發族,實現全面覆蓋。
數據顯示,2017—2019年,農村網上零售增速明顯高于整體增速。2019年,農村網絡零售增長率為19.1%,中國網上零售增長率為16.5%。此外,移動互聯網的月活用戶中,三四線城市的增速也很明顯。2020年第二季度,三四線城市移動互聯網月活躍凈增用戶規模超過1000萬。
隨著中國經濟的“換擋”,小鎮人群不斷增長的需求將激發新的內需。小鎮青年與五十歲以上的銀發族在互聯網的月活用戶數增長方面非??臁8鶕uestMobile《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啟示錄(一)》,截至2021年9月,50歲以上的銀發人群月活躍用戶數已達2.47億,同比增長19.3%。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小鎮青年與小鎮老年的年銷售增長率較2019年分別增長了9.7%,16.6%。
趨勢四:邁向全新場景
新場景的出現讓消費發生了新的變化。以在線零售為例,從傳統電商到“拼”的電商,緊接著創新出了社交型電商,隨之而來的內容電商與興趣電商(短視頻電商),再到更垂直細分的KOC,以及今年開始興起的虛擬人,甚至未來的元宇宙,越來越多的渠道在豐富消費場景。并對消費者偏好有了更細致的洞察。
消費場景,購買場景越來越和生活緊密融合在一起。邊看直播邊消費,或者從有意思的圖文到消費,實現從“內容場”到“生意場”的跳轉。
“從花時間到花錢,就開始去買了。這種新的渠道,新的場景,讓消費變得更加便利了。”秦朔解讀道。
趨勢五:邁向世界舞臺
近年來,中國制造走向海外,走向世界舞臺成為新的趨勢。報告指出,跨境電商近5年增長近10倍,2021年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2021年,Tiktok成為全球手機APP下載量榜首。對美國的年輕消費者來說,主做服裝與快時尚的應用軟件SHEIN取代亞馬遜成為美國iOS和Android端下載量最多的購物應用。去年全球十大移動游戲里,前三個都是中國的。
根據Google及凱度BrandZ中國全球化品牌,在印度、印度尼西亞、墨西哥和巴西四個新興市場,中國全球化品牌在Google和YouTube上的搜索量經歷了大幅增長,僅2019年到2020年一年時間就增長了66%。
趨勢六:邁向環境責任
更加注重環境責任是消費未來的趨勢?!半p碳”目標與減碳政策的提出,也把關注環境可持續發展作為重要的戰略。
可以看到,互聯網平臺的增長邏輯越來越從關注GMV,轉移到可持續發展。今年春節天貓綠色家電的銷售額同比增長是翻倍的。
在凱度的消費者指數調查中,中國消費者支持環保的比例越來越高,2020年支持環保的比例達到53%,較2019年提高13個百分點。而在美妝行業這一快消行業中,有更多的全球受訪者認同可持續性生產、環保意識、道德約束為美妝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趨勢七:邁向美麗健康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促進每個人的美好生活,跟美麗、健康這兩件事情休戚相關?!丁敖】抵袊?030”規劃綱要》中提到,到2030年,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將達到79歲。為實現這樣的目標,從教育、醫療、健康、體育等方方面面都在加強。譬如鼓勵體育產業發展正是迎合了這一長期趨勢。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預計將實現5萬億的目標,有更多的人將參與體育運動,將體育鍛煉變成一種新的消費方式。
廣大消費者特別是女性消費者對追求美的意識增加,讓化妝品的需求和潛力也在不斷釋放。2021年,化妝品類商品零售值累計增長15.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增長13.7%,跑贏了“大盤”。當前,中國化妝品市場在不斷增加,但人均消費支出相比發達經濟體的差距還是比較大,化妝品的需求增長是可持續的。
秦朔指出,2021年恩格爾指數已經降到30%以內,我國從2021年開始進入富足型消費。到2035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將再翻一番。從全國來看,從富足型消費到2035年的發達型消費,這個過程,能夠給企業提供非常好的一個增長空間。
在此情況下,中國企業進入到現在跟國際產品相比Me too Me better的階段,再接下來就是Be myself的階段,就是我們要基于中國的消費者特性,基于我們的文化,基于我們的消費者的多元化、個性化需求,結合方方面面的技術、工藝、供應鏈的提高,最后能夠有原創的,非常有特色的,優秀的產品出現,不僅造福中國的消費者,也造福全球的消費者。
(文章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