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上海疫情牽動著各方的心。在疫情防控期間,上海銀行業圍繞防疫物資生產、核酸檢測、臨床研究等抗疫鏈條上的關鍵環節,精準發力,緊急“輸血”。無論是加大對防疫領域的重點信貸支持,還是在暢通基礎金融服務、保障人民普惠需求層面,銀行機構都在傾力支援著抗疫最前端。
創新方式加強信貸支持
3月以來,為支持奮戰在防疫前線的企業,金融機構紛紛創新金融服務方式,建立特急綠色通道。
交通銀行上海分行采用隨到隨審模式,為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位解碼(上海)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主動提供1000萬元授信額度;上海閔行某新冠檢測業務相關企業的資金周轉出現困難,生產速度難跟進訂單的需求,迫在眉睫的情況下,浦發銀行閔行支行針對企業“輕資產”的特征,立即為其提供科技履約貸融資方案。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圍繞民生領域的需求保障,上海華瑞銀行第一時間開辟綠色通道,給予供應豬肉等主副食品的上海某重點養殖企業3000萬元資金支持,緩解企業激增的生產、儲備和運輸壓力,為疫情期間保貨源、保運營提供助力。
面對受疫情影響而經營困難的小微企業,上海農商銀行簡化業務審核流程,3月至今已累計為400多戶普惠小微企業投放貸款約13.5億元。中信銀行上海分行積極推廣線上化信用產品,通過“商票e貸”“銀票e貸”等在線供應鏈金融產品為大中型企業的上下游小微企業提供金融支持,助力保障供應鏈穩定;通過“關稅e貸”產品為進口小微企業提供資金支持,今年以來已投放金額近億元。
“解決受疫情影響企業的實際資金困難,是國有大行的使命。”交行上海市分行普惠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對于受疫情影響經營遇到暫時困難的小微企業,銀行將根據企業實際情況,通過增加貸款、無還本續貸、展期、信貸重組等方式支持小微企業持續運營所需資金。
暢通服務確保市場穩定
封閉管控期間,多家銀行網點暫停營業,在封控較為密集的上海市幾個區中,各種急難愁情況也紛至沓來。
疫情防控期間,交行鶴慶支行暫停營業,而地處閔行南部的某大型國有企業需要給員工按時發放工資,提出當日完成柜面代發1500余萬元薪資業務的需求。對此,該網點第一時間成立應急小組,最終采取跨網點代發方案,由轄內的交行七寶支行順利為該客戶完成了1500余萬元的薪資發放。
“我們通過對營業網點、辦公區域實施全覆蓋、高頻次消殺工作,織密疫情防控安全網。”建行上海市分行渠道與運營管理部負責人介紹,針對特殊情況,該分行及時調整業務流程,通過視頻核實、異地分行協助面簽等方式,解決因疫情隔離、無法返滬等原因造成客戶無法到網點面簽的困難。同時,積極引導網銀客戶優先使用網銀查詢信用報告,滿足公眾征信查詢需求。
自3月中旬起,寧波銀行上海分行加大物防、技防物資儲備,確保不低于人均15天的物資用量配備;嚴格執行外來人員登記制度,主動引導客戶使用線上渠道,針對必須上門溝通的業務,該分行引導客戶至外部接待專用室辦理,確保閉環運作、交易暢通。
“我們3月14日即啟動多中心、AB崗的疫情應急交易模式,確保7×24小時全球金融市場業務安全、平穩、有序運行。3月27日,上海最新防疫政策發布后,交行金融市場部連夜組織領導干部、黨員和業務骨干近30人,組成突擊隊,于當晚24:00前進入浦東辦公場所開展封閉式駐場辦公。”3月28日,交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喬宏軍告訴證券時報記者。
據介紹,作為銀行間債券市場的重要做市商和“債券通”首批做市機構,交行在特殊時期堅持對“債券通”客戶提供做市報價,在疫情期間為保持債券市場流動性發揮了積極作用。3月當月交行現券交易量為3694億元,“債券通”業務交易量達655億元,同比增長85%,確保了境外投資者的各類債券交易需求不受到影響。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標簽: 核酸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