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2022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上,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表示,2022年要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美聯儲緊縮是重大的外部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同樣影響巨大,我國要加強對外部市場的宏觀審慎管理研判,強化外匯領域風險防控,穩定市場預期。
管濤指出,2021年人民幣能夠走出美元強、人民幣更強的行情,外匯供大于求是重要原因,在于貿易順差貢獻的結售匯順差。而今年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外部因素就是美聯儲政策緊縮,該因素對人民幣匯率和跨境資本流動影響分四個場景。
第一個場景是美聯儲溫和有序緊縮,中國外資流入減緩,人民幣升值減緩。
第二個場景是現在市場普遍預期美聯儲會有更多激進的加息舉措,難免會引起美國經濟金融市場的動蕩,而經濟金融的動蕩有可能會造成市場風險偏好下降,驅動中國出現階段性的資本外流,在這種情況下人民幣匯率有可能有漲有跌,雙向波動。
第三個場景是如果美聯儲貨幣緊縮力度超預期,有可能會刺破資產泡沫,引發經濟衰退。中國可能難以獨善其身,不排除這種情形下人民幣匯率可能會重新承壓。
第四個場景是美聯儲貨幣政策重回寬松。如果中國能繼續保持經濟復蘇在全球的領先地位,中國或成為國際資本避風港,人民幣匯率會更加強勢。
管濤認為,我國已經較為平穩地度過了美聯儲緊縮的第一個階段,但對后續仍然要高度關注和警惕。2022年,政策應關注七項內容。
一是繼續穩步深化匯率市場化改革。包括完善匯率制度、加強預期管理、引導企業進一步改進匯率風險管理,更好地適應匯率彈性的增加。
二是持續穩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這是“十四五”規劃總體要求,包括深化對外貨幣合作發展立案人民幣市場,開展跨境貿易高水平開放試點,支持香港離岸中心的建設。
三是防范化解外部沖擊風險。美聯儲緊縮是重大的外部風險,地緣政治風險同樣影響巨大,我國要加強對外部市場的宏觀審慎管理研判,強化外匯領域風險防控,穩定市場預期。
四是深化外匯領域改革開放。包括資本項目開放,外匯市場建設,外匯管理本身改革,深化傳統貿易形態的便利化改革,促進外貿新業態的規范創新發展,還有優化外匯服務,特別是優化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是重點。
五是完善外匯市場微觀監管。改善銀行外匯業務真實性審核方式,同時完善外匯市場的微觀監管做法。充分體現外匯監管政策的中性,堅持外部市場微觀監管執法標準跨周期的一致性、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六是完善外匯儲備經營管理。保障外匯儲備資產安全、流動和保值增值,推進專業化投資能力建設,科技化運營管理能力建設,市場化機構治理能力建設。
七是夯實外匯管理基礎工作。今年立法工作要進一步推進,特別是要推進《外匯管理條例》的修訂,進一步完善國際收支統計,加大外匯重點課題研究,深化“數字外管”“安全外管”建設。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
標簽: 風險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