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近年來綠色金融領域大力發展的融資工具,綠色債券成為企業綠色轉型的重要助力。據統計,截至6月9日,今年以來,綠色債券發行規模達3615.6億元,同比增長73.72%。
滬深交易所今年積極推動綠色債券的產品開發和創新探索,深交所首批專項服務海洋經濟發展的綠色債券在3月份成功發行,上交所于近期修訂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公司債券發行上市審核規則適用指引第2號——特定品種公司債券》,推出低碳轉型債券、低碳轉型掛鉤債券品種。
(相關資料圖)
“綠色債券目前的發展面臨歷史性的市場機遇。”海南省綠色金融研究院管委會主任尤毅表示,債券市場具有融資規模大、期限長、市場化程度高等特點,與主流綠色項目融資需求相契合,綠色債券發展空間巨大。
中金公司研報分析,2021年以來境內綠色債券發行量和存量出現明顯上升。中國綠色債券市場起步雖相對較晚但發展迅速,2018年就成為世界第二大綠色債券來源國,2021年綠色債券市場又出現明顯擴容,2021年發行量達到6110億元。
尤毅介紹,綠色項目資金此前主要依靠政府投資支持,隨著越來越多市場主體作為發行人或投資者參與,我國綠色債券市場資源配置、風險管理和市場定價等功能優勢日益凸顯,對綠色發展的支持作用持續強化。
從當前我國綠色債券的資金投向看,主要集中于綠色服務、節能環保、政府主導的公共事業等。除了保護環境或降低高碳耗能源使用等投向外,也會涉及城市建設、經濟發展、人文和諧、資源保護領域,“綠色”概念不再單一。
國信證券高級研究員張立超表示,目前綠色債券市場的國內外發行環境良好,發行規模高速增長,發行品種和發行方式日益豐富,募集資金廣泛用于清潔能源、清潔交通、污染防治、應對氣候變化等各類綠色項目中。據《證券日報》
(文章來源:十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