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及海外市場潛在風險事件如下。國內經濟信息方面包括:1)胰島素集采在31省全面落地;2)部分城投以10%成本定融舉債,監管提示兩大風險;公司方面重點關注包括:1)金地集團6月實現簽約面積1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13%;2)華夏幸福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金額合計461.25億元;海外市場重點關注包括:1)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2)挪威石油行業罷工將嚴重影響其天然氣出口。
經濟信息
1、上海醫藥陽光采購網發布《關于本市做好第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胰島素專項)有關工作的通知》,宣布上海自即日起執行第六批國家集采(胰島素專項)中選結果。至此,全國均已落地實施胰島素集采。據悉,胰島素專項集采于去年11月產生中選結果。此次集采首年采購需求量2.1億支,涉及金額170億,中選產品價格平均降幅 48%,最高降幅73%。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近期城投定融又活躍起來,一些地方城投不惜以10%的成本融資。據梳理,這類定融產品對外推介名稱中一般有“定融計劃”、“債權資產”等字眼,融資主體不僅有區縣城投,還有AA+發債主體。記者采訪了解到,其原因在于地方財政收入尤其是賣地收入大幅下降且融資渠道沒有明顯改善,地方城投不得不通過高息定融“續命”。這一現象也引起監管部門注意,并提示非法集資和新增地方隱性債務兩大風險。 (21世紀經濟報道)
3、據上海鋼聯發布數據顯示,7月4日部分鋰電材料報價下跌,電解鈷跌9000-10500元/噸,碳酸鈷跌10000元/噸,鈷粉跌5000元/噸。
4、公開數據顯示,截至7月4日收盤,包括銅、鋁、鋅、鎳、鉛等在內的多個工業金屬期貨主力合約價格自二季度以來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跌,引發投資者普遍關注。截至7月4日收盤,月內鎳價跌幅最大達23.53%,后續依次為銅價下跌17.27%,鋁價下跌16.5%,鋅價下跌14.95%,鉛價下跌4.58%。
公司預警
1、納爾股份:股東游愛國、王樹明擬合計減持不超過4%。
2、永太科技:股東王鶯妹擬減持不超過3%。
3、百川暢銀:股東紅杉銘德擬減持不超過3%。
4、和勝股份:霍潤擬減持不超2%公司股份。
5、讀客文化:讀客投資擬減持不超1.54%公司股份。
6、蘇泊爾:高管徐波、葉繼德擬合計減持不超5.65萬股。
7、華恒生物:興和投資擬減持不超過2.55%。
8、中貝通信:董事李云擬減持不超185萬股。
9、泛亞微透:南方精工擬減持不超過2%。
10、三孚新科:粵科投資擬減持不超過2%。
11、宇瞳光學:2名高管擬合計減持不超9.315萬股。
12、海程邦達:部分董監高擬合計減持不超393.5萬股。
13、江山股份:福華科技擬減持不超過2%股份。
14、羅博特科:控股股東元頡昇擬減持不超108萬股。
15、傳藝科技:鈉電池行業處于早期快速發展階段,面臨不確定性。
16、華夏幸福: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金額合計461.25億元。
17、西部牧業:6月自產生鮮乳生產量3128.47噸,同比下降15.09%。
18、金地集團:6月實現簽約面積123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13%。
19、宇通客車:6月銷量2234輛,同比下降58.29%。
20、江鈴汽車:6月汽車總計銷量26000輛,同比下降17.16%。
21、江蘇雷利:目前新能源汽車冷卻水泵、儲能水泵收入占比不高。
海外預警
1、德國聯邦統計局4日發布數據顯示,德國今年5月逆差達10億歐元,這是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據悉,德國5月份出口環比下降0.5%,進口環比增長2.7%,遠超經濟學家預期。與去年同期相比,德國5月份的出口和進口分別增長11.7%和27.8%。分析稱,俄烏沖突正在對國際供應鏈造成嚴重破壞,對德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2、BMD馬來西亞棕櫚油期貨合約觸及跌停,跌幅9.98%,報4238林吉特/噸,創去年9月以來新低。
3、從當地時間7月5日0點開始,挪威國家石油公司(Equinor) 幾個油氣田的關鍵員工將會罷工。根據挪威國家石油公司的數據,如果在罷工升級之前沒有達成協議(涉及工資補助),挪威大陸架上約13%的天然氣產能將被關閉,這相當于每天292000桶石油當量。罷工還導致每天損失130000桶石油產量。
(文章來源:財聯社)
標簽: 海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