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火了,投資方“抱團”入局已成常態,無論產業投資人還是財務投資人,都對這個賽道的優質項目虎視眈眈。
(資料圖)
近日,河北坤天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坤天新能源)完成兩輪合計超20億元Pre-IPO融資。該輪融資產業投資人、財務投資人分兩輪交割,產業輪投資方包括中石化資本、SK中國、中金資本、復星創富、三一集團等,財務輪投資方包括廈門建發、韓亞投資、新瞳資本、坤言資本、國合新力、宏達君合、朗瑪峰創投、寬帶資本、河北產投等。
作為硬科技領域的底層技術,大量資金在涌入新材料賽道的同時,產業+財務投資方的競爭與合作,正在變得越來越普遍。
產業投資方日益強勢
成立于2000年的坤天新能源,是國內首家人造負極材料石墨化加工企業,同時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擁有成熟人造負極材料箱式爐石墨化技術的生產企業。自2022年起,其在一年內接連完成4起融資,除未披露金額的A輪外,其余單論融資金額均破億。
自A輪開始,產業資本對坤天新能源即青睞有加。蜂巢能源、貝特瑞、海南碳元素參與了A輪融資,作為專業投資機構的千乘資本亦在此時入局。4個月后的B輪融資則完全由產業資本加持,蜂巢能源旗下蜂巢投資繼續跟投,萬向一二三、億緯動力加入投資。5月后,坤天新能源再次完成超10億元戰略投資,券商系中金資本、廣發乾和,以及復星創富入局,中國石化、SK中國、三一集團等龍頭企業也加入其中。
財聯社創投通數據顯示,2022年,新材料賽道共完成185起融資;剛剛到來一月有余的2023年,也已經完成28起融資。今年參與新材料賽道的產業投資方中,中化資本、五礦創投、奇瑞汽車、北汽產投、中國通用技術集團、宇通集團、京東方等能源行業、制造業龍頭都有所布局;專業投資機構方面,紅杉中國、軟銀中國資本、毅達資本、東方富海等知名機構也有出手。
不僅如此,不少龍頭企業已經開始自己投資設立新材料企業,親自上陣培育產業。近日,中國石化投資設立化工新材料公司安慶百聚化工新材料,注冊資本超7億;比亞迪也于2022年7月在南寧成立新材料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
產業+財務投資方需實現戰略協同
長江證券研報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車、風電光伏等相關產業加速發展,作為推動上述產業發展的新材料領域正在倍受產業資本關注。在產業資源豐富的龍頭企業面前,專業投資機構開始有了緊迫感。
松禾資本董事總經理吳磊在談及新材料投資時曾表示,“我們傾向于和一些產業機構一起參與投資,或者和發展成熟的被投企業一起發起基金投資相關項目,比如股東里有上游、下游企業的,有知名產業資本的,股東越多元越好,項目能獲得的資源和加持也多?!?/p>
他同時指出,產業資本在這個領域主導力越來越強是不爭的事實,但材料相關的領域普遍周期長,固定投入大,既是人才密集型又是資金密集型的領域,資金需求量普遍比較大,產業資本并不能滿足公司對資金的全部需求。因此,“財務投資機構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優勢,一方面可以聯合產業資本做戰略協同,另一方面也可以嘗試圍繞有潛力的產業鏈去做布局,實際上產業鏈里各個環節之間都很強的協同作用,這對于產業鏈上的公司來說都很重要?!?/p>
(文章來源:科創板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