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硅料價格最高曾觸及33萬元/噸,然而,僅僅過去8、9個月時間,硅料價格相距去年的高點已經跌去超過七成。多家行業機構給出的最新報價顯示,本周硅料均價已進入10萬元/噸以下區間。
與此同時,下游硅片、電池、組件價格也在持續跟跌。但從機構分析來看,電池企業當前能夠較好地享受到硅料降價讓渡的利益,大尺寸電池毛利水平高達30%。
零售促銷致價格大跌
(相關資料圖)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數據顯示,本周國內N型料價格區間在10.0-11.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10.39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16.48%;單晶致密料價格區間在8.30-9.80萬元/噸,成交均價為9.59萬元/噸,周環比降幅為16.68%。InfoLink Consulting的數據顯示,致密料價格區間在8-11.2萬元/噸,均價10萬元/噸,周環比降幅15.3%。
硅業分會認為,本周多晶硅價格擴大跌幅有三點原因,一是硅片價格持續下行,多數企業轉變簽單模式減少安全庫存,使得硅料需求大幅減少;二是產能擴張集中在三季度,東立、晶諾、寶豐、上機等企業將陸續投產,產能爬坡周期內多數企業面臨虧損風險,部分企業或將選擇延遲投產;三是上下游博弈加劇,使得近期出貨情況不樂觀,企業庫存累加使得降價甩庫存的情況普遍發生。因此悲觀預期下,企業拋售庫存加速硅料價格下行。
該機構判斷,6月硅料產量預計在12.5萬噸左右,同期硅片端價格及開工率均有繼續下調的可能,短期內硅料供過于求的趨勢暫無改善。
事實上,硅料價格已經連續多周出現超過10%以上的降幅,從任何角度看,市場都存在恐慌拋售的情緒。對此,硅業分會專家委副主任呂錦標向記者表示,當前行情的出現主要是由于依賴零售的中小多晶硅企業恐慌性降價銷售。
呂錦標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硅料供應增量不大,新投產的項目只占全年的四分之一,今年前五個月硅料供應量在11-12萬噸/月,而硅片產量也超過40吉瓦,高產的月份接近50吉瓦。硅料供需基本平衡,沒有多少余量,即使6月份有幾個項目投產,當月產量也只有12.5萬噸左右。
“造成供需平衡情況下價格大幅下行的主要原因是對未來硅料過剩的預期。”呂錦標指出,從去年底開始,大廠之間的長單履約已經從原來提前一個月備貨的月度采購縮短為按周采購,5月份甚至按1-2天的使用量采購,下游企業把硅料庫存壓到最低,全行業硅料周轉庫存都集中到硅料廠,市場交易方式從原來的長單為主零售為輔改變為基本上都是現貨交易。“這給依賴零售出貨的中小多晶硅企業造成很大的壓力,爭相降價促銷。”
硅料企業前景將分化
InfoLink的關注點在于當前硅料低價范圍已經降至8萬元/噸,不斷迫近全成本水平,并且不斷靠近盈利平衡位置。該機構指出,硅料現貨庫存規模持續堆高難下,尤其個別企業的庫存規模已累積達到超過單月產量,銷售和業績兌現的壓力空前。基于此供應過剩的背景,賣方對于簽單的心態迫切,訂單價格讓步幅度空前。
同時,在硅料產能規模龐大的基礎上,疊加數萬噸的新產能悄然投放,致使頭部企業之間的競爭態勢日趨白熱化,二三線以及新進入企業的生存壓力加大。
協鑫科技助理副總裁宋昊向記者表示,當前,多晶硅正式進入底部區間運行,各家的綜合策略、產品品質,將決定自己的現金流狀態,品質維度會出現三個方向的分化:一是品質價格分化后,高品質產品率先反彈,維持較高的利潤水平;二是品質一般的產品,掙扎在現金成本線上,成本控制、現金管理決定生存能力;三是品質不達標,無法形成商品銷售,很難形成良性現金流,黯然退場。
呂錦標認為,硅料價格下跌過程中伴隨著硅片、電池、組件價格同步下跌,而市場裝機雖然在增長,但增長幅度加大有一個過程,所以整個制造鏈表現出嚴控原料和產品庫存,在硅料供應充足的情況下,把原料庫存留在硅料廠,在出貨不暢時降低生產負荷。
“硅料價格降至10萬元/噸以下后會在這個區間波動,由于終端需求總體向好,價格到極端低點時會快速反彈。隨著硅料價格持穩,產業鏈各環節交易和價格也會進入穩態。”呂錦標認為,按照光伏發電投資模型及現有技術水平,每噸10萬元區間的硅料可以促成一體化企業供應每瓦1.5元以下的組件,大型地面電站投資內部收益率在8%以上,將極大程度上推動光伏裝機增長。
針對全年硅料供需情況,呂錦標判斷說,下半年硅料新投產項目增多,但產能釋放有個過程,“從全年看,包括進口在內的供應量大約160萬噸,足夠600多吉瓦原料需求。由于硅料價格回歸推動組件價格下行,上海SNEC前后各機構調高今年的裝機觸及400吉瓦,組件產量問鼎500吉瓦。對應160萬噸的硅料供應并沒有太多富余。”
大尺寸電池毛利高達30%
其他產業鏈環節也無法獨善其身,InfoLink數據顯示,本周182, 210硅片價格來到每片3.6元以及每片5元左右,跌幅相比上周呈現擴大趨勢,降幅在8%與13%不等。同時,在182硅片上,一線大廠已經有每片3.4-3.5元左右的價格陸續成交,低價區間也下探到每片3.2-3.25元。
該機構認為,盡管廠家們在五月中旬有個別減產動作,然而本月垂直一體化企業的拉晶開工率水平呈現平穩、專業硅片廠家則出現別幾家企業計劃調降產出,但是在整體新產能陸續釋放的背景下,六月硅片產量預計環比維持,不同企業的排產規劃跟銷售策略上持續分化。
展望后勢,InfoLink認為,當前的減產幅度仍不足以消化龐大的庫存水位,同時,盡管硅片價格走勢已經回歸自身的供需關系,硅料價格的急遽跌價也讓硅片廠家被迫的受到部分讓價。當前硅片廠持續以雙經銷、代工的方式將硅片換成電池片,然而仍然難解當前的供應過剩,若廠家減產幅度維持當前,預期硅片價格走勢將難有止盡。
光伏電池價格也在持續下行,182, 210尺寸主流成交價格分別落在每瓦0.84-0.86元與每瓦0.92-0.93元左右的價格水平,跌價幅度分別達到4.5%與6.1%。組件價格降幅同樣明顯,均價暫時下滑至單玻每瓦1.6-1.63元。
InfoLink認為,由于電池需求維持高檔,當前電池跌價幅度對應硅片仍未能完全反應,大尺寸電池毛利水平高達30%。針對六月電池排產廠家們普遍維持滿產滿銷的策略,同時N型產能持續爬坡放量,預期后續電池價格仍將視組件廠家排產實際規劃而被動改變。
組件方面,低價區段也有部分廠家下降價格出清庫存,本周已經出現了跌破1.5元的價格。而中后段廠家方面,總體平均價格分化極大,部分廠家也想跟隨一線維持價格,然而低價也已有1.45元的現貨報價,總體平均價格約在1.5-1.55元不等。觀察廠家價格,價格策略分化極大,價差仍在持續拉大,混亂局勢恐將持續延續至7月。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