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時代新經濟趨勢,明晰資產占位定律,才能掌握核“芯”資產配置“密碼”。6月22日,合富·天鑽匯2023核“芯”資產物業巡禮開啟,邀請房地產界和金融界專家、近15家經營穩健、實力雄厚的開發商,共同為高凈值人士分享新時代資產配置之道。
本次活動聯動了邦華、僑鑫、星河灣、城投、霍英東集團等多家知名品牌房企,發布的優質物業涵蓋酒店資產、新世代豪宅、江島物業、墅級物業、金珠琶資產等7大類,多維度產品類型滿足高凈值客戶群體多方位的需求。
(資料圖片)
中長期有挑戰,中短期不悲觀
從中國經濟動能看,金融界投資專家夏磊看好中國“新經濟轉型”為經濟發展注入的動力。例如近兩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實現快速增長,從2020-2022年基本翻了4倍;1-5月份,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1.6倍,中國首次成為世界最大汽車出口國。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已跑出加速度。
“中長期有挑戰,中短期不悲觀。尤其是對于下半年,隨著國內一攬子政策出臺、美聯儲暫停加息、房地產逐步穩住以及新經濟轉型成效顯現,國內經濟將會走向復蘇,要保持一定的定力和信心”。
從資產配置來看,合富·天鑽匯業務負責人林嘉堯認為,當下的經濟現狀符合近年來我國出現的新經濟現象——新二元結構。新二元結構中的“國計”和“民生”這二元,在資源和資金配置上呈現分化。在此啟示下,林嘉堯建議,流動性好、資金充足的客戶,可以通過配置高端核“芯”物業去抗“通脹”。
房產能否成為資產配置的優選項?
從房地產復蘇態勢及政策面看,夏磊認為,當前房地產市場部分指標有所改善。下半年或延續至明年初,預計“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出臺成定調,涉及的范疇將是更直接有效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穩內需拉消費政策、產業政策等。
夏磊強調“房子依然是資產配置的基礎和前提”。在不確定的環境中,資產配置要遵循兩大原則,一是降低收益預期;二是降低風險,追求一些相對確定的、稀缺的優質資產。資產配置比例上,他給出“3:4:3”的比例建議:房產配置占比約30%,低風險、流動性比較好的現金及固收理財占比40%、權益類資產配置占比約30%。
聚焦房地產市場,合富輝煌廣州公司市場首席分析師馮佩云認為,廣州樓市大致經歷了2009年、2016年、以及2020年下半年-2021年一季度三次明顯的價格上漲。這三次價格上漲相同的是,都是首先由市中心開始,然后向外圍傳遞;但最近這一次的價格上漲行情,并沒有傳遞到外圍;外圍的價格不但沒有上漲,更是持續下調。
在馮佩云看來,優質房產之所以能夠成為資產配置的擇優選項,不單因為它有保值、增值能力,而且還擁有較強的流動性。優質的房產,本來就少有放售,所以這類房子一旦放賣,容易受追捧,只要定價合理,基本很快就能成交。“所以,當下市場不是缺房子,而是缺好房子,無法充分滿足改善換房需求,不能很好地形成階梯式的住房消費”。
那么,如何才能選對廣州核“芯”物業?現場專家紛紛認為包含兩個要素:地段競爭力和產品力。值得關注的是,“十四五”規劃之后,廣州高端住宅的地段發生了很大變化。珠江新城是當之無愧的中心,琶洲和金融城形成廣州CBD的黃金兩翼。另外,番禺、南沙等區域也都形成各自的標桿物業,備受市場追捧。
與此同時,城市更新受益者、創二代、傳統實業老板、海歸青年對產品的偏好也形成明顯差異。比如城市更新受益者更鐘情城央大社區,創二代偏好城市核心地段CBD,海歸青年偏好新穎、超前的產品設計等。
房地產市場和經濟面在今年下半年的修復及維穩可期,馮佩云認為,當下房產的需求回歸城市中心,高端、豪宅物業逆市受追捧。因此她建議,應合理優化自己的物業資產配置,提高房屋保值升值的能力。
(文章來源:南方都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