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發行人而言,評級獲得上調無疑有助于提高融資能力。
近期,中航證券就表示,公司主體信用等級獲得評級公司上調,由AA+調升至AAA,對提升融資能力及降低融資成本有重要意義。
根據證券時報記者對不同評級的發債成本進行統計,主體評級為AA級的券商,發債融資成本平均高達5%;AA+級平均為3.98%;AAA級平均為3.03%。可見,各檔評級之間的發債利率差距較大。
【資料圖】
按照上述均值粗略測算,如果某券商每年發債100億元規模,當它從AA+評級上升至AAA級,融資成本每年可以節省約9000萬元,這也是一眾中低評級的中小券商迫切希望提升主體評級的重要原因。
目前,在公開市場發債的AA+或AA券商大多有著共同特征——以前或現在為民營中小證券公司,業績規模小。有券商人士表示,證券業內仍有相當一部分券商因低評級而難以在公開市場發債,融資能力大幅受限。
中航證券評級獲上調
近期,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誠信國際”)發布對中航證券公司債的跟蹤評級報告,將中航證券主體信用等級由AA+調升至AAA,評級展望為穩定。
中航證券稱,在本次評級工作中,中誠信國際分別對中航證券的運營實力、財務風險、風險管理能力、償債能力、外部支持等各個方面進行評價。此次信用評級的調升,將有效提高公司抗風險能力,對提升公司品牌形象、增強投資者信心、提高市場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中航證券表示,下一步計劃利用好AAA信用評級,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優化融資結構、降低融資成本。
談及中航證券評級獲得提升的原因,有華北券商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分析,這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比如大股東背景、資本實力等。
據了解,中航證券是中國軍工央企所屬唯一一家證券公司,公司股東僅有兩名,分別為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工業產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年報顯示,中航證券去年營業收入為16.98億元,同比下滑17.84%;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為5.42億元,同比減少32.37%。
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中航證券持續擴大注冊資本規模。2021年,上述兩名股東中航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中航工業產融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同比例向中航證券現金增資20億元,增資后公司注冊資本為46.21億元;2022年,中航證券向上述兩名股東按原出資比例實施資本公積金轉增注冊資本,轉增完成后,公司注冊資本變更為73.28億元,資本實力顯著提升。
低評級致發債成本高
主體評級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發行人的融資成本水平,這也是證券公司紛紛希望躋身AAA級隊列的重要原因。根據證券時報記者對券商發債情況進行的統計,不同評級下的融資成本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
數據顯示,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21日,期間共有71家證券公司發行信用債,其中有51家的主體評級為AAA級,占比72%;包括中航證券在內的17家券商主體評級則為AA+,占比24%;另有3家券商主體評級為AA級,分別為聯儲證券、大同證券、華金證券。
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上述時間內不同評級券商的平均融資成本發現,AA級券商平均發債利率為5%;AA+級平均為3.98%;AAA級平均為3.03%。這也意味著,如果某券商每年發債100億元規模,當它從AA+評級上升至AAA級,融資成本每年可以節省約9000萬元。
截至目前,主體評級為AA級的大同證券票面利率最高,去年至今發行的多個債券,成本高達6%;主體評級為AA+的民生證券則排名第二,在上述時間內發債成本平均在5.5%;主體評級同樣為AA+的江海證券,平均成本為5.23%,排名第三;主體評級為AA級的聯儲證券,則以5.2%的均值排在第四;主體評級為AA+的德邦證券緊跟其后,融資成本均值接近5.2%。
此外,在上述統計時間內,湘財證券、恒泰證券、華林證券、東海證券等券商的發債融資成本平均都在4%以上,主體評級均為AA+。
從上述案例可看出,評級相對較低的證券公司大多有著共同特征,比如在去年時候多為民營中小券商、業績排名不突出、資本規模小、注冊地多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等,這些券商每年也面臨較高的融資成本壓力。
盡管此前中航證券評級為AA+,但發債利率相對上述多數券商要理想。數據顯示,中航證券去年至今以AA+評級發行的3單債券項目,融資成本平均值為3.32%。其中,短融成本相對較低,“23中航證券CP001”票面利率為2.83%;公司債“23中航G1”票面利率為3.65%,“23中航G2”票面利率則為3.47%。若將融資成本由高向低排行,中航證券的融資成本在71家券商中大約排在前30%,仍然高于AAA級券商。
相較來看,AAA級券商中,中銀證券在上述統計時間內的發債融資成本最低,平均僅為2.36%;東興證券次之,平均成本為2.58%。
上調主體評級有難度
盡管證券公司為持牌機構,債券違約率不高,但中低評級的券商要想躋身評級上游并不容易,這也導致融資難度大增。
前述華北券商人士表示,目前能在公開市場發債的證券公司,資質已相對不錯,“還有不少券商因為評級低,沒法在公開市場發債,只能在非公開渠道上融資,比如向私募發行收益憑證。”
他談到,證券公司如果要決定在公開市場上發債,利率一般不能高于凈資產收益率(ROE)。假設公司ROE為5%,但因為低評級導致發債利率達到7%以上,那么這家券商不如找股東方提供支持,或者放棄做融資。
不過,在當前以凈資本為核心的行業監管體系下,資本規模是決定證券公司業務規模、抗風險能力、發展潛力的關鍵因素。如何提升融資能力,仍然是中低評級券商持續探索的問題。
顯然,努力提升發債主體評級是其中的一種重要辦法。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能評上AAA評級的券商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各項業績排名相對靠前的中大型券商,大約有50家;第二類是業務表現未必很強,但股東背景突出的券商,有10家左右;第三類是有希望沖上AAA評級的券商,也有10余家。
“第三類券商如果有利好消息或者在正向變化,是可以爭取一下的?!鄙鲜鋈A北券商人士舉例,有證券公司提高評級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發行定增,公司資本規模獲得了大幅補充。
總體而言,調高評級并非易事。此前評級市場一度出現“給錢就評、量錢評級”的亂象,監管已對此重拳出擊,從嚴整治。在此背景下,評級調整收緊,對于發行人主體評級的上調,評級機構已變得十分謹慎。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