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24日,北京“專精特新”專板開板儀式在京舉行,首批入板企業數量達50家。
北京市日前研究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推動首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的行動方案(2023—2025年)》(下稱《方案》)。《方案》部署,到2025年,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邁上新臺階,推動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全球主要創新高地建設取得新突破,促進投資和消費不斷涌現新亮點。在加快“兩區”建設方面,《方案》明確將完善企業上市服務,做大做強北京證券交易所,加快推進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建設,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在北交所落地。
據了解,《方案》突出質量效益、長短結合、綜合施策、攻堅克難,系統謀劃了一批針對性、組合性、協同性強的政策措施,從五方面制定了共50條具體工作任務。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方案》提出,充分發揮北京“一核”輻射帶動作用,將產業一體化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推動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打造一批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針對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難題,《方案》透露,將出臺北京市基礎研究領先行動方案,對標關鍵核心技術需求倒逼應用基礎研究發展,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醫藥健康等重點領域,加快前沿技術突破和技術成果轉化。
恢復和擴大需求是當前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關鍵所在。《方案》明確,將加快打造“雙樞紐”國際消費橋頭堡,打造消費新地標,促進數字新型消費,并更大力度推廣綠色消費。同時,《方案》提出,大力促進社會投資,每年向民間資本推介重點項目、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
根據《方案》,下一步,北京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用足中央賦予北京的“兩區”“三平臺”、北交所等資源優勢,加強改革開放政策系統性集成,繼續深入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方案》提出,北京市將完善企業上市服務,建立市區兩級信息共享和工作協同機制,及時高效解決企業上市中的歷史遺留、法律糾紛等問題。優化企業上市前服務,加快推動北京信用立法,探索在市場監管、規劃、生態等高頻領域推行以市場經營主體專用信用報告代替合法合規證明。
做大做強北交所也是《方案》中提到的重點內容之一。北京市將依托北交所打造科創企業資本市場服務體系,高標準建設上市服務基地。持續優化北交所市場生態,加快推進北京“專精特新”專板建設。建立健全優質企業儲備庫、培育庫、推薦庫,將行業標桿企業納入市級“服務包”,持續跟蹤培育,推動形成北京板塊的“明星企業”群。
《方案》還提出,將分層給予新三板掛牌企業獎勵資金支持,加強北交所上市資金補貼支持。鼓勵證券公司、基金公司、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機構及業務團隊為科創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務,鼓勵北京國資投資平臺等積極參與新股發行戰略投資和后續定增。推動完善北交所功能,爭取落地北交所政府債券交易和REITs發行交易功能,建立京津冀REITs產業聯盟,推動更多優質項目在北交所落地。
此外,在促進外資外貿高質量發展方面,《方案》提出制定外商投資條例,充分調動在京中介機構、境內外商協會、龍頭企業等多元主體參與招商,打造系列投資促進活動品牌。促進航空維修、醫藥和醫療器械、金融等領域一批外資重點項目加快落地。增強服務貿易創新發展動能,在金融、電信、保險等新興服務貿易領域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