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2月21日,《江西省科技成果產業化實施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方案》)新聞發布會在南昌舉行。會上記者獲悉,《方案》近日由江西省政府辦公廳正式印發實施,將進一步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通道,加速科技成果落地開花、結出碩果,全面提升全省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整體效能,為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
《方案》提出,到2025年,江西省優化組建市場化技術轉移示范機構30家以上,建設省級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20家以上;實施省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項目和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60項以上,取得產業關鍵產品或設備100項以上;組建科技成果轉化子基金,基金規模達5億元。推動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年均保持25%以上增幅,2025年當年達到1000億元規模。
此外,《方案》還提出了成立以省政府分管領導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召開推進會議,協調解決成果產業化重大事項,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等。
近年來,江西省重點圍繞“政策、機制、平臺、隊伍、活動”一體化推動成果轉化及產業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22年度,全省技術合同登記總量10255項,合同成交總額758.23億元;全省共登記科技成果1705項,實現產業化并產生經濟效益的成果有519項,占總量的30.44%。深入開展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工作,在14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贛江新區等試點單位為460余項科技成果賦權。
下一步,江西省將圍繞《方案》重點目標任務,聚焦成果轉化鏈條的前、中、后環節,協同推進,引導高校院所面向市場“做科研、出成果”,增加高質量高價值科技成果供給;落實成果轉化團隊的收益激勵和免責清單,打消科研人員“不愿轉、不敢轉”的思想顧慮;以需求為導向、產業化為目的、企業為主體抓科技成果轉化,多措并舉實施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
標簽: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