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深交所召開發行上市審核工作座談會,深交所有關負責人表示,深交所將認真學習貫徹易會滿主席在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首批企業上市儀式上的致辭要求,繼續落實好“建制度、不干預、零容忍”九字方針,認真按照“四個敬畏、一個合力”工作要求,努力做到“開明、透明、廉明、嚴明”,把市場化、法治化貫徹到位,積極研究與會代表建議,充分尊重市場各方意見。
創業板全面注冊制時代的開啟,標志著注冊制改革由增量市場延伸至存量市場。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擔負著“承前啟后”的重任,在業內人士看來,這也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提高資本市場功能的重大改革,其推進的速度彰顯了監管層推動我國資本市場深化改革的決心和效率。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上市公司覆蓋了專用設備制造、醫藥制造、文化藝術、汽車制造以及生態保護等行業,上市首日集體迎來“開門紅”。而新的交易規則下,市場顯然更在意創業板的持續表現。
承前啟后
注冊制下,為價值投資奠定更加良好的市場基礎。而創業板漲跌幅限制放寬后,多空雙方的力量可以得到充分的博弈。
今年4月27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總體實施方案》。經過4個月的籌備,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于8月24日正式落地,對A股市場影響深遠。
8月24日,易會滿在致辭時指出,去年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親切關懷下,我國資本市場改革全面加快。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是繼科創板之后,通過增量帶動存量推進注冊制改革,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重大舉措,對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更好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具體而言,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實際上是對企業發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方面做出了全面調整。不僅借鑒了科創板改革的經驗,同時還進行了部分針對性安排。這也是A股市場上,首次同步推進增量與存量市場改革。
投資者較為關心的交易制度方面,重要的變化包括:一是調整了股票漲跌幅限制;二是增加了連續競價期間“價格籠子”;三是調整了單筆最高申報數量;四是優化了盤中臨時停牌機制;五是創業板注冊制發行股票在首個交易日起,即可作為融資融券標的。
改革后的創業板將對市場帶來哪些影響?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研究管理部周遠揚指出,創業板注冊制受眾范圍廣,板塊活躍度有望提升。他分析,科創板的投資門檻較高,要求“兩年交易經驗且開通前20日資產日均不低于50萬元”,而創業板的投資者門檻則是“兩年交易經驗且開通前20日資產日均不低于10萬元”。據Wind數據,當前A股持倉市值在10萬元~50萬元之間的個人投資者數量在1200萬人左右,是50萬元以上投資者數量的5倍左右。
此外,博時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尹浩指出,注冊制下“進出有序,優勝劣汰”的資本市場生態將會遏制市場投機,為價值投資奠定更加良好的市場基礎。而創業板漲跌幅限制放寬后,市場波動風險將加大,可以減少股價操縱行為,多空雙方的力量可以得到充分的博弈,公司的股票定價更趨于本身價值。最終,經營業績良好,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公司將更加受到資金的青睞享受估值溢價。
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則分析,從長期角度來看,創業板注冊制改革符合“要素市場化改革”大趨勢,是深化資本市場改革、促進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創新與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但就短期而言,市場同樣擔心注冊制改革帶來的資本擴容后的資金分流以及漲跌幅放開后波動加劇等問題。
資金炒作
創業板注冊制開啟后,當期市場情緒比較積極樂觀,存在一定的投機氛圍,導致業績不佳的股票也出現了主題性或者概念性的炒作。
創業板注冊制下,股票在上市后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此后漲跌幅限制由原先的10%放寬至20%(老股同步實行)。在此背景下,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家企業在上市首日迎來全線上漲。在上市兩天后,部分股票出現調整。同時,創業板交易火爆伴隨著績差股被炒作的現象。
據Wind數據,8月24日,創業板18只新股漲勢洶洶,漲幅超100%的新股共有10只。其中,康泰醫學(300869.SZ)甚至上漲了近30倍。8月25日,仍有17只新股上漲,但漲幅有所收窄,漲幅超過10%的股票有14只。8月26日,14只新股由漲轉跌。成交量方面,8月25日,創業板846只股票成交額2713億元,比8月21日成交放大了近1000億元。
私募排排網未來星基金經理胡泊指出,近期創業板注冊制之后上市的新股表現比較強勢,其交易量占到了A股總成交量相當大的比重,虹吸效應比較明顯,因此導致近期大盤出現了一定幅度的調整。
玄甲金融CEO林佳義向記者分析,上市首日,參與網下打新獲配機構中,超過70%以上會在第一天進行賣出。部分會在第二三天(賣出),僅有少部分公募抽中限售被鎖定。上市后的前幾天主要是市場熱錢在進行交易,以短期投機炒作資金為主,基本都是炒次新股邏輯,與基本面關系不大,所以,8月25日市場情緒轉冷,資金自然迅速出逃。“若市場情緒轉暖,熱錢又會馬上活躍。這是一個負和博弈,參與炒新的投機資金之間互相博弈,主要以收割散戶追漲殺跌資金作為盈利來源。”他補充。
值得注意的是,8月24日以來,創業板存量股票中,部分績差低價股漲勢強勁,這一現象也引起了深交所的關注。8月25日,深交所向堅瑞沃能(300116.SZ)下發關注函,要求其說明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變更名稱及簡稱炒作公司股價的情形。8月26日,天山生物(300313.SZ)收到關注函,該公司股票價格自8月17日以來連續上漲,截至8月26日累計漲幅為136.75%。
對于績差股連續上漲,林佳義指出,“這說明了市場炒作與基本面相關度不大,主要是基于短期市場資金充沛,流動性寬裕,非常多投機熱錢進行熱點博弈或者出于其他目的,利用杠桿放大可交易資本,從而在一些基本面非常差的股票上獲得短期的影響力”。
同時,他也表示,注冊制的進一步落地,能夠一定程度上抑制投機行為,主要是通過促進消滅大小散戶及投機機構,加速去散戶化歷史進程,更大比例的是企業的定價偏向于基本面。
胡泊認為,創業板注冊制開啟后,業績不佳企業被炒作,表明了當期市場情緒比較積極樂觀,愿意給新股較高的溢價,存在一定的投機氛圍,導致業績不佳的股票也出現了主題性或者概念性的炒作。“但我們認為,長遠來說,隨著注冊制新股上市的不斷推出,整個股市擴充在所難免,隨著股票供給的不斷增加,投機炒作行為肯定會受到抑制。”他強調。
估值分化
創業板注冊制的“優勝劣汰機制”將加大創業板內股票的估值分化。注冊制下,普通投資者投資于創業板的投資風險和投資難度都會加大,投資者結構將更為優化。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創業板整體估值處于歷史較高水平,注冊制開啟后,投資者應如何把握機會與風險?
胡泊認為,對于創業板估值,需要分化來看待,市場整體還是愿意給科技股和成長股較高的估值和溢價。“我們認為創業板最大的機會在于,注冊制的推出降低了上市門檻,將吸引到更多的企業上市,其中包括很多高科技優質企業,但也會存在‘偽科技’和‘偽成長’企業,機會與風險并存,對投資人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進一步分析。
林佳義談及,“由于我們有非常嚴格的選股標準,比如上市至少滿三年、估值需要足夠低、綜合性價比要足夠高等,因此創業板新股我們沒辦法買入。但是,我們很早就開展了創業板網下打新業務,利用我們持有滬市低估值優質龍頭企業,參與創業板網下配售。”他也談到,如果未來有非常優秀的企業在創業板上市,也會進行跟蹤研究,并等待其估值等條件達到公司買入標準時進行配置。
天弘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張子法表示,科技股一直享有高溢價、高估值的地位,不僅是現在,從上個世紀70年代初就開始了,不僅是國內,全球市場大部分有這個現象。他解釋,首先,科技股的PE估值,從來都不是判斷科技股價值最重要的方法。很多科技巨頭,最初上市的幾年都是虧損的,但這并不影響公司市值的不斷提升以及持續地為投資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當前創業板的估值,處于自身歷史80%左右的百分位,看上去確實不低,我們強烈建議不要過于關注短期走勢,短期走勢受各種即時事件的影響較大,是不可能準確預測的,短期走勢只是擾動,改變不了市場的長期的趨勢。”張子法進一步分析,當前,創業板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好時機,如果疊加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創業板注冊制改革帶來的紅利、科技創新周期的共振、極度寬松的貨幣環境產生的盈利增長、估值提升、流動性溢價等預期的實現,與創業板未來機會和潛在收益相比,當前的估值可能真的不算高。
尹浩提及,創業板注冊制的“優勝劣汰機制”將會加大創業板內股票的估值分化,另外創業板的市場定位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特別是科技類企業。注冊制下,普通投資者投資于創業板的投資風險和投資難度都會加大,投資者結構將更為優化。
整體來看,廣發基金宏觀策略部認為,受疫情影響,本輪經濟修復相對溫和。在沒有意外的宏觀流動性寬松或者中美關系超預期好轉的情況下,預計市場仍會維持橫盤震蕩的格局。
標簽: 注冊制創業板新股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