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創業板指數漲2.55%,報收于2757.84點,收復2700點關口。至此,創業板注冊制首批新股完成了上市首周的交易,同步落地的創業板新交易制度也通過了最初的磨合期。從市場表現看,首批新股整體獲得了投資者的認可,而交易制度的升級也經受住了市場的初檢。在創業板2.0時代的首個交易周,一系列改革實現了平穩落地。
注冊制新股首周全數收漲
創業板2.0運行平穩
創業板注冊制首批18只新股24日上市交易,周一全線上漲后,在本周的后續交易日中,這批股票出現了起伏震蕩、強弱分化。而就上市首周的整體表現看,創業板注冊制首批新股均獲市場認可,周累計漲幅為12.46%至793.70%不等。其中,康泰醫學周漲幅第一,周五收盤價較發行價上漲近800%。緊隨其后,卡倍億的周漲幅超過400%。此外,還有大宏立等7只新股的周漲幅均在100%以上。
創業板股票“18只新股本周的價格起落,充分體現出市場的波動性與理性共存。”粵開證券研究院副院長康崇利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從發展變化看,經過多空充分博弈,新股股價波動性也逐日遞減,主要體現為盤中觸發臨時停牌次數逐漸減少。據記者統計,周一,共有6只創業板注冊制新股觸發盤中臨時停牌,而到了周五,盤中臨停出現次數為0。這顯示,在最初的亢奮過后,投資者心態快速趨于理性。
“從換手率來看,這批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換手率達59%。至本周五,除1只股票的換手率超過60%,其余個股換手率均在50%以下,主要集中于20%到40%的區間。自下周開始,創業板注冊制首批新股實行20%的漲跌幅限制,預計其交投活躍度還將進一步趨向‘常態’。”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德倫認為。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韓乾表示,從創業板2.0的首個交易周看,在流動性得到明顯改善的同時,市場總體運行平穩。
對異常交易強化自律監管
重點監控漲幅異常個股
與創業板注冊制首批新股上市同步,創業板存量股票交易制度也作了更新,漲跌幅限制放寬到20%。市場數據顯示,周一創業板共有43只存量股票盤中最大漲幅超過10%。創業板當天成交額突破2200億元,成交量顯著增加,充分顯示了投資者的交易熱情。
本周,創業板指數累計上漲4.76%,漲幅領先于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在周一處于交易狀態的830只創業板存量股票中,共有675只本周錄得上漲,周漲幅為負的個股不到兩成。
也有少數存量個股出現異常波動。如天山生物在上周的三連板后,本周再攬四連板,周漲幅超過100%。就在27日晚間,天山生物公告,因觸發股票交易嚴重異常波動,公司股票自8月28日開市起停牌核查。與此同時,深交所披露了天山生物的投資者分類交易統計。這份“特殊龍虎榜”顯示:8月19日至27日,天山生物累計成交額26.18億元。其中,自然人累計買入金額25.10億元,交易占比95.88%;機構累計買入1.08億元,交易占比4.12%。統計顯示,中小投資者的成交占比達七成。
昨日,深交所又在深市監管動態中披露:8月24日至28日,深交所共對60起證券異常交易行為采取了自律監管措施,涉及盤中拉抬打壓、虛假申報等異常交易情形;對連續多日漲幅異常的“天山生物”“西部牧業”持續進行重點監控,并及時采取監管措施。
在韓乾看來,個別股票漲幅過大是新交易制度下市場多方博弈造成的,在市場信息得到充分交換后,股價會回歸合理區間。同時,隨著監管制度和交易制度日益完善,資金的非理性炒作將會逐步得到抑制。
注冊制下更須關注價值
跟風炒作跑不贏理性投資
對中小投資者來說,在注冊制下選股是不是變得更難了?
對此,多位市場專業人士均作出提示,從長期看,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后,基本面因素對股價的影響力將提升,投資者更應理性決策,回歸到對上市公司內在價值的挖掘。后續,隨著機構投資者占比持續上升、創業板企業陣容擴大、投資者逐漸適應新的交易制度,創業板的總體波動率將會下降。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則表示,注冊制下,新股也有破發可能,過去投資者所習慣的炒新模式將不再“無風險”。
康崇利建議投資者優先關注景氣度較高、具備發展潛力的科技型創新行業,同時關注業績確定性較高的生物醫藥等板塊。對具體標的作篩選時,投資者可優選那些盈利模式較為清晰、業績增長向好預期較為明確的公司。
“要堅持理性投資、價值投資、長線投資的原則進行投資決策,重視加強以基本面為主精選個股的能力,避免短線擇時、主題炒作、跟風買賣等投資方式。”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龐溟建議,中小投資者不妨通過公募基金等專業投資機構參與創業板投資,為自己的資產配置引入專業力量。
標簽: 創業板注冊制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