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國家和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超高清產業的發展的相關政策。12月7日,超高清+5G視頻產業又迎來重磅文件。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站發布了《廣播電視技術迭代實施方案(2020-2022年)》(簡稱“《實施方案》”),在主要任務中,“推進高清/超高清發展”和“推進5G高新視頻落地應用”位置靠前。《實施方案》還提出:推動高標清同播向高清化發展,縮短同播過渡期,逐步關停標清頻道;推動有條件的廣播電視臺開播4K頻道,開展8K制播試驗;推進高新視頻業務在北京冬奧會、杭州亞運會等落地應用。
隨著5G加速大規模商業化和5G手機加快普及,超高清視頻有望成為5G的首批應用場景。央視已率先推出4K超高清頻道,并提出了全面普及4K節目的計劃,超高清視頻產業目前處于萌芽期,行業增長潛力巨大。
華為中國區視頻產業發展總監任卿指出,5G時代,視頻正在實現多維度的升級發展,生產流程正在通過大帶寬、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進行服務解耦及重構,新的視聽體驗和商業場景正在出現,隨著多種技術的融合,必將崛起超高清視頻新物種。
政策支持,超高清產業前景巨大
為了推動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國家和地方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超高清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以期在2022年之前大幅提升在超高清視頻領域的國際競爭水平。
同時,央視作為超高清視頻領域的領頭羊,率先推出4K超高清頻道,并在2020實現全面4K,地方電視臺也相繼逐步向4K頻道轉型升級,進一步推動超高清視頻發展。
自從韓國在2019年打響全球5G商用第一槍,一年過去了,如今全球已經部署了110多張5G商用網絡。中國運營商已經建起將近70萬個5G基站 ,覆蓋到了300多個城市,中國大陸的地級行政區基本完成覆蓋。5G終端價格在快速下降。
無處不在的5G千兆覆蓋,意味著流量成本的大幅下降。新基建的普惠型大數據中心,將提供海量的云上算力,意味著計算成本會快速降低。日新月異的人工智能,則意味著單位時間效率的提升。因此信息化生產要素成本在下降,而社會效率在提升,形成了流量紅利、連接紅利、數據紅利、Ai紅利的合流,將為各個行業注入新的升級動能。
網絡里70%跑的是視頻,所以視頻產業,也是5G時代最先實現賦能的行業。視頻,在5G時代將實現多維度的升級發展,變得更高更快更強。在分辨率上,將從1080P提高到4K、8K甚至12K;沉浸感也會更強,從平面視頻到空間視頻:從大屏,PC屏,TV屏,手機屏延伸到VR、裸眼3D、全息等空間視頻。
有業內人士指出,超高清視頻有望成為5G的首批應用場景。5G具有低延時、高速率、大容量的特征,能夠滿足移動端對于收看超高清視頻直播、點播的網絡需求。同時,隨著有線寬帶的進一步普及,光纖滲透率的提升,以及IPTV的加快普及,在移動端有望加速超高清視頻的發展。
事實上,從去年的應用情況看,超高清視頻業務表現出了非常良好的發展勢頭。例如湖南衛視將自由視角引入到頂級IP——《舞蹈風暴》節目之中,互聯網OTT也在互動視頻領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
而在不少場景中,超高清視頻進一步實現了與5G的緊密協同。例如央視在春晚、國慶70周年慶典、《我和我的祖國》等發布會中,已經廣泛采用了5G+4K/8K回傳方案。電信運營商在多次直播中引入了5G+多視角、5G+自由視角、5G+VR等新場景。
據賽迪智庫,超高清視頻產業至2022年市場規模將達33600億元,超高清視頻產業目前處在萌芽期,行業增長潛力巨大,產業鏈上各環節未來皆可受益。
5G+超高清重構內容生產及消費
5G時代,內容生產方式更加多元,生產流程正在通過大帶寬和云計算,進行服務解耦和重構。5G+超高清帶來了5G時代內容生產及消費的變化。以直播為例,如今直播可以通過云VR拍攝,8K的直播流直接通過5G上云,在云端進行剪輯、縫合、合成,現場再不用推車拉線拉設備,也不用一堆人擠在一個小黑屋里。
5G應用于超高清回傳,能夠將傳統光纖與微波的部署時間節省80%,并實現完全自由、便捷的第一人稱視角拍攝功能;而速率高達350Mbps左右的“超級上行”則能夠進一步滿足超高清拍攝的回傳需求。5G應用于下行,將能夠提供高達1Gbps的實際速率體驗。用戶不僅能夠在如此大帶寬的網絡環境下,暢享4G網絡下所無法流暢傳輸的高碼率超高清,還能夠在機場、車站、碼頭、體育場館等傳統“較擁塞的區域”,獲得更好的上網體驗。
與此同時,5G+超高清讓體驗更豐富。通過邊緣計算和切片管理等5G全新架構,超高清視頻處理、渲染和制作的時延有望降低至10ms以內;同時,切片技術將能夠大大保障專業媒體對于超高清視頻傳送的品質。而更高帶寬,更好的視頻品質能夠攜帶更豐富的信息,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5G高新視頻不光是用來看的,更可以成為服務。通過5G與云計算結合,提供AI+云+超分、AI超高清Vlog、2D轉3D、以及AI虛擬偶像等全新服務,可大幅降低超高清視頻的制作門檻,從而讓各類超高清業務的生成更為容易,種類更加豐富。例如,疫情期間,運營商在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72小時建好5G網絡,與多家媒體一起進行5G直播報道,讓云監工火遍中國;在寧波智慧港,司機在辦公室遠程不間斷操控吊塔,裝載效率提升20%,人力成本可降低50%;在珠峰,通過部署5G,讓廣大網友可以通過手機“云登頂”;在陽泉煤礦,通過5G對井下500多米的采煤機進行遠程控制,減少一半以上的井下工作人員。可見,超高清視頻更大的價值在于服務社會,服務千行百業。
呼喚產業協同迎接新挑戰
5G新視頻的前景是非常廣闊的,不過依然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比如內容生產不足,或者說能夠拉動用戶消費的內容還不夠,比如產業標準、商業變現的問題等,造成了用戶不買單現象出現。因為用戶不買單,所以沒錢投內容,成了先有雞和先有蛋的問題。
為此,有專家建議要通過產業協作、互助,一起努力,分步解決。先構建起托底內容庫,比如2D轉3D、歷史片超高清修復等,再到發展粘性內容,社交類、游戲類、VR、AR短視頻等,再到精品內容實現變現,比如賽事直播、電競直播、AR電商等。
另外就是要推進從內容制作到傳輸傳送、終端顯示端到端產業鏈的統一標準,形成可行的技術標準體系。
總之,發展超高清視頻產業,有利于促進我國信息產業和文化產業整體實力提升,有利于驅動以視頻為核心的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培育經濟新動能,也有利于培育中高端消費新增長點,因此需要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產業鏈從技術突破、標準建設和生態建設等方面多管齊下,共同推進,更好地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標簽: 5G+超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