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3月13日訊(記者譚琦) “沒想到,我們的知識產權也能變現。”2021年9月,海南一醫藥公司憑著手上的多個專利,通過“海知貸”一周內申請到了200萬的貸款,解決了生產的燃眉之急。近日,海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專班發布第一批優化營商環境示范案例,由海口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推出的“海知貸”是其中之一。
“我們正處于產業轉型期,大多數資金投入到了藥品、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等知識產權的研發。”海南濤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太博說,去年該公司加大了研發支出,可供抵押的資產大都已在銀行,新增融資較為困難。
正當陳太博一籌莫展時,省內的銀行為他推薦了“海知貸”。“海南濤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擁有藥品批文44個、實用新型專利4個、發明專利2個,知識產權是最寶貴的財富。”海口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資金管理人蔣偉介紹,為了盡快滿足該企業短期經營需求,其簡化了貸款手續,以該企業的知識產權作為質押,一周內完成了審批,給予200萬元的授信額度,并根據該企業的實際需求制定了一次性還本的優惠還款條件。
“這對無法提供抵押資產的中小型企業來說,確實可以解決發展中的大難題。”陳太博感受到海南優化營商環境帶來的實質上的改變和對中小型企業的利好,讓他對在海南的發展更有信心。
不僅是陳太博,“海知貸”已經幫助了省內多家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據海口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統計,2021年,海口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總額達7.97億元,同比增長21.3%,惠及企業16家。2021年8月以來,已有3個項目通過“海知貸”獲得貸款,總計600萬元,切實幫助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
“‘海知貸’是推動知識產權與金融深度融合的一種融資新探索,為企業獲得資金支持開辟了新的渠道,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新的動能和活力。”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發展科科長陳慧芳說,通過財政資金3000萬元設立的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補金,通過以知識產權質押作為融資擔保,單筆最高可獲得300萬元的貸款,同時享受銀行優惠利率及政府一定比例的貼息支持,助力科技型中小型企業的發展。
下一步,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將繼續推廣實施“海知貸”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模式,不斷擴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規模,不斷加強政銀企擔對接合作,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普及度和惠益面,為企業融資探索新的路徑,為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文章來源:南國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