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朱洪來尹凡張煒趙鶴茂) 記者4月18日從金壇區農業農村局獲悉,該局黨員干部下沉一線,以代購、代耕、代管的“三代”模式,與鄉親們搭建連心橋,同耕責任田,打通農資供應、農機作業、農民下田等堵點,保證春耕生產不落一戶。
在儒林鎮萬葉水產專業合作社的農資倉庫里,今年所需大閘蟹飼料都已準備就緒。這一倉庫飼料中,有300多噸是合作社通過農資渠道專門為當地農民訂購的。為應對疫情影響下農資物流運輸不暢、價格上漲的情況,金壇區農業農村局鼓勵推行“代購制”,由下沉一線的“金扁擔”黨員突擊隊掛鉤相關農業經營主體,統一收集農戶的農資需求并及時解決。
“我們組建了黨員運輸服務隊,點對點幫助近百戶合作社成員跑腿送‘外賣’,直接將生產物資送到每個成員的蟹塘上。”萬葉水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馮東波說,目前運送的飼料總量達210噸,服務水產養殖面積4000畝,幫助合作社成員節省運輸費用超3萬元。
在薛埠鎮,羅村農機專業合作社的工作人員正在為當地種植大戶杭慶華提供機械化“代耕”“代管”服務。30多畝地,不到2小時,從打藥、除草到撒肥一氣呵成。“現在好了,直接將土地托管給合作社。合作社幫我們采購化肥、農藥等物資,還為我們提供農機作業的‘打包’服務,算下來的‘組合價’要比市場價便宜多了,一季麥子我能省好幾千!”種植大戶杭慶華興奮地說。
放眼望去,連片開闊的農田只有農機滿地“奔跑”,“天上飛”代替了“肩上背”,只有零星幾個農民站在田埂上“種田”。羅村農機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武志明說,今年合作社利用規模化農資采購、智能化農機作業這兩大優勢,精準服務小麥春管,目前已為周邊20多戶種植戶提供服務。合作社今年流轉土地1000多畝,簽訂托管服務近2000畝,是全程機械化+綜合農事服務的“田保姆”典型。
“3月以來,我們統籌協調機具調配、維修等工作,在全區協調出安裝有自動駕駛設備的大中型拖拉機60余臺、無人農用飛機110臺,為春耕備耕生產農機具有效供給提供組織保障。”金壇區“金扁擔”黨員突擊隊隊員、農業農村局農業機械黨支部書記錢洋說。
(文章來源:常州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