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海岸線上,大型油罐鱗次櫛比,10萬噸級油輪往來頻繁……以浙江省定海區馬岙北部和岑港區塊為主要集聚平臺的舟山本島西部油品儲運交易基地,依托舟山群島新區國家戰略疊加優勢,近五年來實現油品貿易進出口額800億元,油品全產業鏈建設風生水起。
聚焦全產業鏈
開放能級不斷提升
項目庫區總庫容約310萬立方米,配套建設13個從千噸級到30萬噸級不等的大小油品泊位……在岑港街道外釣島,總投資超過20億元的鹽田港舟山石油儲運基地項目自去年開工以來進展順利,項目部分區域(南島區塊、碼頭區塊)預計今年底前建成投運。作為西部油品儲運交易基地的重要一環,該項目建成后,將依托30萬噸級油品泊位和大型油儲設施的規模優勢,形成一條包括進口船舶保稅燃料油、油品倉儲、海上供油等在內的產業鏈,形成對內輻射長三角各港口和東南沿海港口、對外輻射東北亞地區港口的供油網絡。
全速推進的鹽田港油氣產業鏈投資項目是西部油品儲運交易基地發展的一個縮影。去年,浙石化冊子至馬目配套油管建成使用,全區油氣吞吐量將近1億噸。今年,浙石化馬目油庫擴容工程、浙江中奧萬達能源冊子島油庫項目等前期準備工作有序推進……基地正成為定海區深入融入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等國家戰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的主陣地。
目前,基地已集聚“中石化”“中海油”“浙石化”等大型油品企業10余家,6座油品碼頭獲得國際口岸開放資質,并擁有4座30萬噸級以上超大型油品泊位,整體油品倉儲規模占全市約1/3。
當好“店小二”
在服務中謀發展
“目前,全區一半以上的油品庫容量在我們岑港。”岑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邵飛艇說,轄區9家油品儲運企業,已建成油品庫容量900余萬立方米,擁有各噸位碼頭20余座,敷設有4條輸油管線,并分布有油污水、油泥處置等協同企業。
近年來,街道主動強化西部國際油品交易基地與國際綠色石化基地聯動發展,逐漸形成以油品儲運企業為主導的服務業發展布局。如何進一步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岑港給出了自己的答案———主動上門問需于企,當好“店小二”,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我們將岑港分成了冊子、老塘山、煙墩三個片區,同時成立了6個企業服務組,實行人員包片、分配到人的制度,一對一為企業提供服務。”邵飛艇告訴記者,每個組、每位聯系人定期走訪結對企業,詢問企業發展需求、了解招商信息、解決企業困難。在一次走訪中,他們了解到位于老塘山的一家油品貿易企業計劃拓展儲罐業務,而位于煙墩區塊的另一家油品倉儲企業有意拓展油品貿易業務,卻受到了土地、資源等要素制約。服務組工作人員便分頭了解兩家企業的實際需求,實施對接,為兩家企業的合作牽線搭橋。邵飛艇說,加強屬地油儲企業間的合作,轉變油儲企業單一的業務模式,實現優勢互補,是岑港街道助推基地打造油品全產業鏈,讓油“流動”起來的一次有益探索。
圍繞浙石化馬目油庫擴容工程土地指標、涉水審批等問題,積極引導企業與發改、資規等部門對接;提前介入浙江中奧萬達能源冊子島油庫項目,成立政策處理工作小組,加大與群眾溝通力度……屬地企業發展、項目建設有需求,岑港積極回應,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對接國家戰略
打造自貿區重要功能區
走進位于馬岙街道的中海石油舟山石化有限公司中央監控區域,通過監控畫面可以看到船用燃料油生產加工裝置正在運行中。該公司副總經理黃敬遠告訴記者,“中海石油舟山石化”低硫船用燃料油年生產加工能力已達200萬噸。“依托浙江自貿區優勢,我們正謀劃做大低硫船用燃料油市場。”黃敬遠說,該企業將根據實際經營調整,進一步優化生產方案,建設油品儲罐、調和設施,深耕低硫船用燃料油市場。
2020年2月23日,由華東中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代理、“中海石油舟山石化”生產的4500噸低硫船用燃料油順利進入出口監管倉,并銷售給相關企業,這意味著“中海石油舟山石化”進軍低硫船用燃料油市場,也標志著浙江自貿區首票燃料油出口退稅業務正式落地。兩年來,“中海石油舟山石化”從重油裂解裝置起步,持續開展預處理升級改造,投入原料預處理裝置系列加工生產設備,提高企業低硫船用燃料油生產供應能力,降低生產成本,讓綠色低碳成為企業發展的主旋律。
“今后,我區還將加快建設以油氣全產業鏈為核心的自貿區重要功能區,深化油氣貿易自由化、通關一體化等重點領域制度創新,加快完善油氣儲運基礎設施,持續打造船用低硫燃料油供應基地,積極拓展成品油儲備、國際海事服務等新業務,推動油氣產業從倉儲向加工、貿易、金融等全鏈條強鏈補鏈。”定海區政府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文章來源:中國水運網)
標簽: 國際油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