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廣州完成今年第二批次集中出讓土地活動。
(資料圖)
廣州此次共計掛牌出讓14宗涉宅用地,最終成交11宗用地,土地出讓金總計209.6億元,3宗流拍。成交的11宗用地樓面均價18592元/平方米,3宗溢價成交。
此次拍賣的地塊數量是廣州宅地集中出讓以來,規模最小的一次,14宗地塊計容建筑總面積146.58萬平方米,起拍總價約253億元。從地塊分布來看,共涉及天河、海珠、荔灣、白云、黃埔、花都、南沙、增城等區域。其中,中心五區共供應8宗地塊,占比超57%,超過外圍區供應量。
在廣州本輪土地出讓中,絕大部分地塊為限地價+搖號,即一旦地塊競拍至15%的封頂價,便會直接進入搖號環節。與以往主要以“限地價+競自持+搖號”的方式為主相比,這被業內認為是讓利措施,可減輕房企成本壓力,提高房企拿地意愿。
此次備受關注的天河區燕塘地塊共有7家企業競爭,該地塊位于后天河北,規劃建筑面積168102平方米,起始價706029萬元,起始樓面價42000元/平方米。該地塊總計競拍超過54輪,觸頂811933萬元后進入搖號階段,所有接受最高限制地價的競買人參加搖號,搖號時間為限時競價后3個工作日,地塊成交樓面價48300元/平方米。
這一成交樓面價排在廣州樓面成交價第6位。天河區上一次出讓地塊是2020年出讓的奧體公園北側地塊,成交樓面價51463元/平方米,排在廣州樓面成交價第三位。
荔灣區南岸路26號AL011113地塊由珠江實業競得,經過11輪競拍之后,地塊成交總價180008萬元,溢價率12.5%,成交規劃建筑面積53336平米,成交樓面價33750元/平方米。該塊規劃建筑面積53336平方米,起始價160008萬元,起始樓面價30000元/平方米。
廣州二批次僅有的1宗競自持地塊最終由越秀+海珠城建以“總價11.1億元+自持2%”拿下,成交樓面均價18795元/平方米。
該地塊為海珠區鶴洞大橋南廣州鋅片廠南片區、沙渡路鶴洞大橋北側橡膠一廠地塊,出讓面積為43771平方米,規劃用途為居住用地、商業金融業用地,容積率3.43,建筑面積150175平方米,起始價11.1億元。
競得人須配建不少于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91116平方米的安置房源(以不動產登記的建筑面積為準,其中安置住宅物業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不少于65000平方米,安置商業物業計算容積率建筑面積不少于26116平方米),同時競得人須配建相應配套的地下車位985個,以上安置住宅、商業物業和地下車位建成驗收后須無償移交廣州市土地開發中心或其指定單位,在辦理不動產登記時注記未辦有償使用。
中指院指出,拿地企業上本次依舊以國央企和地方企業為主力。保利、越秀、廣州寶信競拍積極,其中保利獨自競得3宗地塊,分別為“南沙區南沙街金嶺南路”、“廣州市黃埔區開源大道以南,隧南路以北”、“荔灣區西塱AF022050地塊”。廣州寶信緊隨其后,獨自拿地2宗,聯合城投競得1宗;越秀本輪獲得2宗地塊。其余2宗地塊分別由廣州交投和珠江實業競得。
流拍地塊為天河區育新街南側AT0304011-1地塊、白云區小坪村AB2711014地塊和增城區中新鎮新福大道東側18103206A21165號地塊。
圖片來源:中指院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