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露營旅游休閑的逐漸走俏,露營時的人身安全、財物安全等問題也愈發引起消費者重視。
為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健康有序發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推出露營旅游休閑保險服務,圍繞場地責任、設施財產、人身意外等開發保險產品。
記者了解到,目前,業內針對露營旅游休閑的專項保險產品仍然較少,從市場上已有的產品來看,大多屬于“新瓶裝舊酒”。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監管發文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專項保險產品發展
受到疫情反復等因素的綜合影響,近一年來,露營由于成本低廉、成行方便成為了人們節假日休閑娛樂的主要方式。
據艾媒咨詢研報顯示,去年5月,“露營”的熱度指數不斷攀升,并在今年五一假期前后達到一個頂峰。2021年,我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達到747.5億元,同比增長62.5%,帶動市場規模3812.3億元;預計2025年中國露營經濟核心市場規模將上升至2483.2億元,帶動市場規模達到14402.8億元。
為進一步規范和推進露營旅游休閑的發展,近日,文化和旅游部等14個部門聯合下發《關于推動露營旅游休閑健康有序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明確,推動公共營地建設,擴大公共營地規模,有序引導露營旅游休閑發展,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
與此同時,《意見》提出,鼓勵保險機構創新推出露營旅游休閑保險服務,圍繞場地責任、設施財產、人身意外等開發保險產品。
對此,記者了解發現,目前市場上針對露營旅游休閑的保險產品依然較少,少數的幾款產品依然屬于“新瓶裝舊酒”,即是將已有的自助游保險、人身意外險“包裝”成露營保險銷售,或是將戶外運動保險的保障項目進一步擴充,覆蓋至露營時的人身意外風險及意外住院風險。
但對于露營時的場地責任、雇主責任,以及消費者的財產損失,配套的救援服務等,目前的產品依然存在一定保障“空白”。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可在產品設計上進一步完善保障方案,加入場地責任、財產損失等保障內容,進一步完善配套服務,增加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的服務等,打造全方位的露營旅游保障網。
可增加場地責任和財產損失等保障內容
慧擇保險經紀攜保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目前參加露營活動,作為游客可能面臨的風險主要分為兩大類。
一類是針對自身來說,參加露營過程中可能發生意外風險,比如說一些磕磕碰碰,燒傷燙傷,或是參加戶外運動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一些意外骨折等。另一類是在參加露營活動過程中,可能因為自己的過失而對同樣參加露營活動的第三方造成一些第三方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
但是在目前來說,露營保險產品對人的保障主要集中在“人”自身上,而對于個人財物的保障、第三方的保障內容就相對較少。
為此,上述負責人建議未來在產品設計上可以考慮將個人財產損失的保障內容納入進來,除此以外,針對現在露營場地的活動項目越來越豐富,考慮到有露營場地已經開始開展一些被定義為“高風險的項目”,比如說一些涉高涉水的項目,未來在產品設計上也可以把場地責任險的內容納入進來,并對承保的露營場地活動項目做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除此以外,還可以增加相對應的救援服務項目。比如說,增加一些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的服務。
“一般如果是戶外露營的項目,營地所在的位置可能會相對偏僻,一旦發生了意外事故,及時有效的就醫治療就顯得尤為關鍵,為此,露營專項產品可以在設計上增加包含有緊急醫療運送和送返保障的服務內容。”上述負責人進一步表示。
而在后續理賠服務方面,上述負責人就建議保險產品在理賠流程設計上,考慮“方便快捷、時效第一”的原則,尤其是場地責任險方面,由于涉及“定責”問題,理賠流程對于個人意外險將會更加復雜、繁瑣,如何優化場地責任的認定和理賠操作,這不僅僅影響保險公司的理賠效率,還將影響消費者的服務體驗。在這方面,保險公司必須重視和做出有效設計。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