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21年中,中國企業全球化走出了一條逆勢增長曲線,成為中國經濟雙循環中最具活力的一條主動脈。”領英全球副總裁、領英中國總裁陸堅在近日舉辦的“IN本土,智全球”2022首屆領英中國企業全球化峰會上表示,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進程有了質的飛躍,以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企業為代表的出海“新勢力”正在將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轉化為新動能;諸多中國全球化企業和管理者已經具備了品牌先行的意識,成功打造了一批在全球市場極具影響力的品牌;一些來自中國的全球化品牌開始引領文化趨勢和潮流,根植于當地文化,甚至推動了海外新興職業的發展。
當前,全球商業環境在多重因素影響下不斷被重塑,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發展面臨更高要求和更多挑戰。“數字科技進一步打破信息共享的時空壁壘,催生融合性行業的發展。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勞動力市場大洗牌和靈活用工等新趨勢,‘Z世代’正在帶來一種新的生產消費方式。”陸堅表示,面對這些挑戰,企業需要具備“全維度的能力和競爭優勢”,以“人”為中心將資源全面盤活,打造一個真正有內生增長活力的全球化組織。
作為全球知名的職場社交平臺,領英擁有8.75億用戶和5900萬雇主公司,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2014年進入中國以來,領英攜手中國企業開拓全球業務。2021年,領英中國完成了全面戰略轉型,專注于發揮全球化平臺的獨特優勢為中國企業全球化發展賦能。
陸堅在接受經濟日報等媒體采訪時表示,近期,領英攜手波士頓咨詢公司對一批典型的中國全球化企業進行了系統性研究,并發布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白皮書發現,中國企業出海經歷了3個主要階段:產品國際化、資本國際化和能力國際化。在能力國際化階段,企業僅僅擁有單一維度的競爭優勢是遠遠不夠的,還面臨著更復雜的挑戰:第一,不確定的外部環境更需要清晰精準的全球化戰略;第二,中國企業在管控模式、人才招聘和人才融入上仍有優化的空間,包括如何提升招募高精尖人才的精準度、如何賦予團隊持續的驅動力等;第三,中國企業面臨品牌優勢不強、對陌生市場洞察不足、營銷效果有限的顯著挑戰;第四,中國企業全球化需要嚴格遵守當地法律法規,更要尊重當地文化傳統、宗教信仰和風俗禁忌等。“對于布局全球市場的中國企業來說,此時更應該順勢而為,尤其在人才和品牌兩方面及時調整策略。”
在人才策略方面,領英中國人才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王茜建議,企業應圍繞靈活性和技能兩大關鍵詞調整人才管理和培養模式,應對人才布局的挑戰。“企業可以遠程工作方式雇用世界各地的人才,這不僅能降低招聘成本,還能使企業以更輕便靈活的方式布局全球組織架構,拓展全球市場。此外,隨著新興技能的更迭,企業應更加注重以技能為核心來考量和吸引人才,而不再僅僅依靠教育背景和工作履歷。同時,基于現有員工的技能分布提供更有針對性的培訓,為既有人才資產創造增值和流動空間。”
在品牌策略方面,領英中國營銷解決方案事業部總經理蔡曉丹建議,中國企業應充分重視提升自身的數字化營銷能力,在拓展海外市場的過程中,用好成熟的數字化營銷工具。“一方面可以幫助品牌精準定位目標受眾,實現廣泛傳播和精準觸達的雙重效果。另一方面可以形成有效的商機追蹤機制,提升線上、線下融合方案的效率。同時,可以持續迭代全球化營銷策略,使品牌常保創新力和影響力。”蔡曉丹說。
陸堅表示,領英將通過整合領英人才與營銷解決方案,攜手海內外專業級合作伙伴,為中國企業提供覆蓋全球業務戰略、人才戰略、商業拓展、品牌營銷、法律合規等方面的定制化一站式解決方案,更好地幫助中國企業打造全維度競爭力,真正實現全球運營,本地創新。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