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23日下午,“人民節日向美而生”上海市民文化節十周年座談會及特展在上海圖書館東館舉行。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黨組書記、局長方世忠回顧,十年前的3月23日,首個“文化服務日”開啟了上海市民文化節的大幕。十年來,累計推出各類活動約40萬項,惠及市民約2億人次,培育各類“百強”團隊和個人近萬支(名)。
方世忠在發言中表示,展望未來,上海市民文化節將從三個方面發力。
第一是提品格,讓市民文化節更加多彩。不斷放大平臺效應、社會效應、融合效應,挖掘、培育、遴選新的社會主體,集聚更多優質文化資源,推動市民文化節進一步向園區、學區、廠區、商圈、濱江及其他城市公共空間延伸,形成多元、多極、多層、多向的輻射新格局。
第二是創品牌,讓市民文化節更加親民。拓展國際視野,將市民文化節置于“卓越的全球城市”標準下審視、提升,對標全球最負盛名的文化節慶,加強項目的品牌塑造與運作能力,梳理已有品牌,挖掘潛在品牌,培育未來品牌,將市民文化節打造成集賽事、活動、項目、服務、區域特色為一體的城市公共文化品牌集合體,發揮這些成熟品牌在便民、為民、親民、暖民和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是強品質,讓市民文化節更具活力。堅持高品質、高標準的辦節導向,將高質量發展作為市民文化節內生驅動力,以“社會大美育計劃”為戰略牽引,聚焦內容供給、質量效益、服務方式、機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著力充實市民文化節的內容形態,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手段,加強數據分析和需求分析,不斷增強公共文化內容生產、輸出和公共服務的精準性,著力提升市民文化節的公共文化服務效能。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中國證券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