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導讀:
一、城市產業招引動態
武漢赴長三角招商,項目簽約額超3000億元
(相關資料圖)
二、經開區(高新區)產業招引動態
咸陽高新區加速元宇宙產業先行區建設
三、重點城市產業政策跟蹤
成都力爭2025年汽車產業整體規模達3000億元
四、城市招商引資觀察
杭州探索“市場+資源+應用場景”的招商新模式
一、城市產業招引動態
1. 武漢赴長三角招商,項目簽約額超3000億元
6月17日至20日,武漢市黨政代表團先后赴南京、蘇州、上海、杭州學習考察。6月19日、20日,“攜手長三角共構新格局”2023武漢招商引資推介大會和“數字賦能創新引領”2023杭州知名企業投資懇談會分別在上海和杭州舉行。兩場活動共吸引近200家長三角地區的知名企業參加,共簽約項目108個,總投資額高達3426.67億元。(來源:武漢發布)
2. 長沙28個項目成功簽約,投資總額323.6億元
6月19日,長沙召開高校校友暨湘商回歸懇談會。會上,28個項目成功簽約,投資總額323.6億元。其中,20個項目有湘商或在長高校校友背景,投資額183.7億元,占此次簽約投資總額的56.7%。長期以來,長沙把廣大校友和湘商作為寶貴的資源和財富,堅持“迎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近兩年引進湘商(校友)回歸企業150多個,到位資金近900億元。2023年1-5月,湘商回歸新注冊企業104家,到位資金390.5億元。(來源:長沙觀察)
3. 杭州集中簽約項目30個,涉及總投資701.1億元
6月20日,“幸會杭州”投資促進大會在杭州錢江新城開幕,一批重大產業項目洽談簽約。據杭州市投資促進局介紹,本次大會洽談簽約項目共48個,涉及投資總額1072億元,平均單個項目總投資超22億元。大會集中簽約項目30個,涉及總投資701.1億元,其中50億元以上項目8個。既有梅賽爾工業氣體等一批制造業項目簽約,也有武漢高德紅外集團數字科技總部、百望云杭州總部等一批總部項目簽約,未來將轉化為支撐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來源:杭州日報)
4. 盤古鈉祥鈉離子電池研發總部及制造基地項目落地無錫
6月25日,總投資26.2億元的盤古鈉祥鈉離子電池研發總部及制造基地項目簽約落地無錫錫山。該項目規劃用地200畝,將建設鈉離子電池研發中心和5GWh的量產產線,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超30億元,年稅收2.5億元以上,推動鈉離子產業鏈在無錫當地的發展,為無錫兩輪電動車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產品支撐。(來源:錫山發布)
5. 蘇州簽約一批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項目企業
6月26日,2023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大會在蘇州吳中高新區召開。大會現場,吳中區與10家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項目企業進行簽約。此外,會上發布的2023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名錄及報告顯示,2023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總估值為1.97萬億元。其中,蘇州有19家隱形獨角獸企業入圍2023中國隱形獨角獸500強,估值合計683.11億元,同比增長6.03%。(來源:吳中發布)
二、經開區(高新區)產業招引動態
1. 咸陽高新區加速元宇宙產業先行區建設
6月15日,咸陽高新區與百度智能云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合作協議,百度將以技術優勢以及元宇宙產業實踐積累賦能咸陽高新區數字化產業轉型升級、城市數字化治理以及大秦元宇宙產業園區的規劃設計和建設。咸陽高新區將為百度在元宇宙技術研發、優勢產品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共同探索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打造引領全國的元宇宙產業基地。(來源:咸陽高新區)
2. 威海高新區第二季度5個項目集中簽約
6月16日,威海高新區舉行第二季度全市招商引資項目集中簽約儀式,高新區微波電子產品生產基地、華勝海洋生物制劑項目、第三方現代藥品物流項目、醫療器械開發平臺項目、吉恩必康復設備項目等5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33.43億元。據了解,上述簽約項目涉及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行業領域。(來源:威海高新區發布)
3. 武漢經開區簽約12個重大項目
6月19日,“攜手長三角共構新格局”2023武漢招商引資推介大會在上海舉辦。沃德通供應鏈總部項目、英特模汽車科技檢驗檢測中心項目、華培動力汽車零部件進出口項目等12個重大項目簽約落戶武漢經開區,簽約總金額超300億元。除現場簽約的三個項目外,盛吉盛半導體武漢項目、華鵬新能源汽車部件項目、武漢車谷富康城項目、友升鋁業生產基地項目和東久國際智能產業園項目等重大產業項目也同時落戶武漢經開區。(來源:武漢經開區)
4. 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無錫創新中心簽約落地無錫經開區
6月20日,無錫經開區與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舉行合作項目簽約儀式,深圳市大數據研究院無錫創新中心落地無錫經開區。雙方將在大數據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領域開展交流合作,探索構建產學研用創新融合模式,推動區域數字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來源:人民網)
三、重點城市產業政策跟蹤
1. 廣州南沙科學城明確到2035年建成一流科學城
近日,廣州市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南沙科學城總體發展規劃(2022—2035年)》,將南沙科學城定位為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主要承載區、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創新發展重點承載區、全球海洋科學與工程創新中心、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戰略產業策源地、創新發展政策改革試驗區,明確到2035年建成一流科學城的目標。(來源:廣州市人民政府網)
2. 成都力爭2025年汽車產業整體規模達3000億元
6月25日,成都市制造強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成都市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明確發展目標:到2025年,成都汽車產業整體規模力爭達到3000億元,實現汽車本地整體產量達100萬輛(不含異地分、子公司產量)。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80萬輛,產量達25萬輛。到2030年,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具備較強國際輻射能力。(來源:成都日報)
3. 南京高質量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
6月26日,主題為“科創金融與寧同行”的高質量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推進大會在南京舉行。現場,《南京市建設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實施方案》正式發布。《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力爭到2027年末,實現科創金融專營組織達到100家以上,科創企業貸款年均增速高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20%,新增科創企業上市公司60家以上,備案基金(創投企業)規模5000億元以上,累計發放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貸款超400億元,將南京市打造成為科創金融合作示范區、產品業務創新集聚區、改革政策先行先試區、金融生態建設樣板區、產城深度融合領先區。(來源:南京日報)
4. 鄭州力爭今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
近日,鄭州市人民政府印發《鄭州市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力爭2023年金融業增加值突破1500億元;新增上市掛牌公司10家,資本市場融資突破1200億元;國家區域性金融中心綜合實力穩居全國前10位。(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四、城市招商引資觀察
杭州探索“市場+資源+應用場景”的招商新模式
6月20日,在杭州錢江新城開幕的“幸會杭州”投資促進大會上,杭州發布首批“城市機遇”,引發海內外嘉賓和客商高度關注。
“城市機遇”,是杭州以“市場+資源+應用場景”的招商新模式,通過政府主動梳理城市信息,結合杭州的優勢基礎和頂層設計,向市場主體展示杭州發展機遇,引導市場主體參與城市機遇,最終推動產業項目的生成和集聚發展。
不同于傳統招商模式,在“城市機遇”模式下,政府從“給優惠”轉變為了“給機會”。城市通過主動釋放資源要素,形成一個巨大應用場景,為企業和人才來杭“試驗”創造條件。
據悉,在杭州市投資促進局牽頭下,杭州市級部門及國有企業著手圍繞主責主業、聯動區縣(市),共同梳理相關領域政府機遇供給清單。本次大會發布城市機遇,涉及人工智能產業創新發展政策及“中國視谷”發展、跨境電商、臨床研究和成果轉化資源、產業基金集群、城市智慧運維、金融支持綠色產業、臨空經濟示范區投資發展等,涵蓋產業發展、城市運營、金融資本和平臺支撐等多方面。
如將人工智能作為杭州推進數字經濟創新提質“一號發展工程”的關鍵引擎,要基本形成“高算力+強算法+大數據”的產業生態,實現大算力孵化大模型、大模型帶動大產業、大產業促進大發展;正大力打造“中國視谷”國家級產業名片,加快推動“數字安防—視覺智能—智能物聯”產業躍遷,將集聚一批視覺智能重大項目、重點企業、重大平臺,成為全球重要的視覺智能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產業集聚地、成果轉化首選地、產業生態最優地、產業名片示范地。
根據大會現場介紹,下一步杭州還將推進城市機遇的常態化發布,讓企業全面、準確、及時地掌握杭州的發展機遇,以此提升杭州城市資源配置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優化。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