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陳彥蓉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銀行業協會近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租賃行業發展報告(2022)》(以下簡稱《報告》),對金融租賃公司2022年推進數字化轉型著墨頗多?!秷蟾妗分赋?,2022年,金融租賃公司在轉型道路上開展有益探索,在數字轉型、普惠金融、經營租賃等方面尋求新的增長點,并表示,金融租賃公司通過積極研發創新,推動自身數字化轉型,加強了金融科技對業務發展的支持作用。
租賃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經過多年探索,租賃公司數字化轉型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據《金融時報》記者了解,隨著普惠小微業務成為租賃公司業務轉型的著力點,租賃公司紛紛開發了適合自身業務發展的數字化系統,借此提升業務效率、報送經營數據、進行智能預警風控等。但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銀行業和保險業,租賃行業數字化轉型起步較晚,亟待加強契合自身的數字化轉型能力建設,持續開創租賃業務發展新局面。
科技賦能推動數字化建設
當前,多家租賃公司意識到數字化轉型對其業務轉型的重要性,紛紛圍繞普惠小微業務進行產品及服務創新,并上線普惠小微數字化業務系統。
對于租賃行業而言,科技賦能業務發展既是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積極響應了國家“大力發展普惠金融,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能力”的號召。
“融資租賃本身的業務模式、審批流程、交易結構及租金償還方式比較靈活,小微業務又具有頻率高、需求急的特點,對信息系統也有著較高要求。”深圳宏景動力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市場總監黃保俊告訴《金融時報》記者。
部分租賃公司在金融科技領域加快布局,積極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國銀金租在2021年初建設大數據風控體系并持續優化迭代,為廣大個人及小微企業客戶提供金融租賃服務。截至2023年4月底,國銀金租已累計受理14.6萬自然人客戶的租賃申請,累計發放個人購車款項88.7億元。無獨有偶,民生金租在2021年也通過構建大數據處理平臺、智能分析平臺、管理駕駛艙和工具體系,支持數據規模化應用。通過數據賦能,民生金租搭建了專家規則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實現了合規準入、反欺詐、信用評分、額度授信、資產預警等在線風險場景的把控。
中信金租近年來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加強租賃業務與科技的融合創新。以光伏租賃業務系統為例,中信金租推出的手機客戶端產品精準對接租賃場景,以期覆蓋全國各地,為更多農戶提供金融服務?!敖衲暌詠恚緫粲霉夥鼧I務投放加速,僅今年前5個月,就實現去年全年投放金額的近兩倍,業務模式逐步成熟,加速邁向批量化、規?;l展階段?!敝行沤鹱庥嘘P負責人表示。
轉型中存在痛點
當前,在應用層面,租賃公司的數字化轉型效果已逐步顯現,為業務創新提供諸多助力。但也有業內人士坦言,租賃公司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仍面臨一些痛點。
中關村科技租賃股份有限公司數字信息部副總監肖泱認為,租賃公司數字化轉型還面臨戰略、組織、文化、人才等多重挑戰,存在認識不到位、路徑不清晰、信心不足、投入不夠、人才匱乏等痛點。
肖泱認為,數字化轉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涉及戰略、文化、數據、技術、流程、組織和服務等企業經營領域全方位的變革,不同于傳統的IT系統建設,數字化轉型是組織戰略規劃和變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業務、管理、技術的融合創新,關系到組織的戰略升級與模式創新、流程優化與提速以及業務的降本增效。
“據觀察,目前部分融資租賃企業開發的信息系統可以初步滿足業務投放審批、客戶管理、報價測算、合同管理等基本需求,但在使用物聯網、智能核算機器人、發票識別、人臉驗證、數據集成、流程管控等新技術方面還比較滯后。”有業內人士直言。
此外,預算投入不足也是掣肘租賃公司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影響因素。
“開展數字化轉型,必然涉及資金投入?!毙ゃ蟊硎荆诂F階段較大的業務轉型壓力下,預算投入規模需要結合租賃公司自身的發展階段以及規模效益來設定。租賃行業整體數字化轉型起步較晚,其他同業數字化轉型價值效益尚未完全顯現。租賃公司受困于信息化基礎薄弱、項目建設周期長、投入資金高、成效不顯著等問題,數字化投入和價值效益存在不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租賃公司開展數字化轉型的信心,從而導致預算投入不足。
人才轉型是重點
“轉型的關鍵在于人才的轉型?!毙ゃ蟾嬖V《金融時報》記者,數字化轉型包含“數字化”和“轉型”兩個詞匯,其中,數字化是手段,轉型是目的。過往,部分企業管理者在執行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都是將業務信息化的任務全盤交給IT部門來主導,然而,各個部門參與度不足導致了數據壁壘的產生。因此,數字化轉型關鍵在于員工的思維方式要轉型,企業內部要認識到,數字化轉型一定是由業務來牽引,是業務和IT雙輪驅動的轉型。
“一些租賃公司數字化轉型其實是卡在了人才的層面,而不是卡在技術層面?!庇袠I內人士坦言,以建設普惠數字化業務系統為例,推動數字化轉型,并不僅僅是在技術上建設一套線上的小微業務系統那么簡單,不同部門對數字化轉型有不同的認知和理解,也有不同的利益訴求,這就容易造成部門之間難以達成一致的目標,也就難以采取統一的行動,推動數據標準化與流程標準化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為了推動轉型落地見效,黃保俊建議,融資租賃公司應重構公司戰略、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增加金融科技投入,激發業務人員潛能,提升企業數字化轉型能力,推動業務投放、風險管理、經營分析精細化。遵循金融科技創新的客觀規律,順勢而為,運用互聯網思維,深刻洞悉客戶的行為和需求,構建符合數字化發展要求的融資租賃業務底層邏輯。
就培養和引進人才方面,有業內人士表示,租賃公司可以成立相關信息化、數據分析職能部門,推動底層應用技術創新發展。同時,深度培育發掘客戶需求,加快融資租賃業務場景金融創新,在C端、B端實現數字產業化以及產業數字化,推動金融科技與具體場景的廣泛融合。
(文章來源:金融時報)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