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福州12月12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建福清的田野起伏連綿,風中帶著晚稻的甘甜氣息。鐘昌穗和同事們又下鄉了,他們的身影定格在田埂上,成為守望稻田的最美風景。記者日前跟隨福州市婦聯“領頭雁計劃”專訪了鐘昌穗。
鐘昌穗,福州市婦聯執委,福清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福建省農業農村廳授予2020年度“最美農業專家”稱號。她曾走入北京人民大會堂,參加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她是那一年福建省唯一一位基層科技工作者代表。
“論文寫在大地上”
(資料圖片)
福清靠海,背倚福建兩大山脈之一的戴云山脈。亞熱帶海洋季風吹拂著,光照充足,臺風多,降雨集中。糧油作物常年種植面積40多萬畝。
父親一輩子務農,但喜歡看書。給她取名“穗”,不外乎是寄寓豐收,希望女兒衣食無憂。而如何讓數十萬畝良田谷穗彎腰,確成為鐘昌穗投身農業的最大理想。
鐘昌穗有一摞筆記本,記滿了“泥腿子”下鄉調研的筆記。2014年,鐘昌穗隨福建省農業農村廳赴福建產糧重鎮南平調研機收再生稻,“甬優系列品種機收再生稻畝產達350公斤”,她在旁邊重重圈了“值得”。
“當時福清機收再生稻畝產差不多三四百斤,南平翻了一番,我感受非常深刻——增加畝產是王道。”鐘昌穗第二年即引進試種,還立了新目標,“不但畝產高,還要莖稈粗壯不易倒伏,能抗臺風。”
僅甬優系列引種改良,就令福清水稻畝產從每畝四五百公斤提升到600公斤以上,如今甬優系列品種每年都穩定種植三四萬畝。
鎖定福清的氣候和土質,鐘昌穗帶領團隊就此開展十余年的引進新技術、新品種篩選試驗,篩選出多種優質高產水稻品種。福清的傳統農作物甘薯、花生品種也不斷更新換代。天峰薯1號、廣薯87、普薯32;閩花6號、8號,泉花551……鐘昌穗陸續為農戶篩選出10余個優質甘薯品種和多個高產高油花生品種。
農業新技術也不斷更新換代。在福清,水稻育秧也嘗鮮“中央廚房”流水線操作。粒粒稻種在工廠化的育秧中心的秧盤里萌芽成為預供秧,再運到大田進行機械化插秧,高效又省力。福清種糧大戶楊德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8月初收早稻,10月才種菜,大田還有兩個月的閑置期,通過精心田間管理,可再收一季再生稻,“一畝可以增加收入四五百元。”
如今,在福清,水稻基本畝產達475公斤以上,高產時畝產可達650公斤以上,比普通水稻品種畝增8%以上,年助農增收近千萬元。甘薯基本畝產在3000公斤左右,高產時可達4500公斤以上,年助農增收2000多萬元。這一串串亮眼的數字,正是鐘昌穗把論文寫在大地上的一行行字符。
“越是極端天氣,越要出門去”
春分播種,夏芒施肥,秋分測產,作為基層農業技術人員,鐘昌穗和同事們日復一日扎根在田間地頭。
在她手機里,“12316”的農業服務平臺信息短信被設置為特殊來電。農業與氣象部門聯手發布極端天氣和農事信息,“到敏感的節點上要及時地做些工作。”她強調,“特別是臺風、暴雨、霜凍等時期,我們是一定不能待在家里的。”
有一回,鐘昌穗在福清??阪偝抗獯逯笇静シN試驗時遇到大風。風沙夾著泥土襲來,農技人員們幾乎站立不穩。農戶和同事勸她到室內避風,但鐘昌穗堅持到播種結束。她說:“試驗是否可行,播種是關鍵因素之一,我得在現場盯著。”
鐘昌穗技術過硬,勤跑勤動,“疑難雜癥”都難不倒她。有一年冬天,山區鄉鎮的馬鈴薯遭受霜凍,鐘昌穗及時調查,提出解決辦法,將災害損失降到最低程度,贏得了農戶點贊。
水,也是鐘昌穗的重點關注。農事關鍵期,若有農戶反映水稻田缺水問題,她都及時上報協調解決。“分蘗、孕穗、抽穗、揚花、灌漿,都要有水。有效穗夠了,就要擱田烤田。”鐘昌穗說,農技工作者一定要做好農戶后盾,建立、暢通農戶意見快速反映渠道,“農業季節性很強,錯過了關鍵時期是沒法補救的。”
很多農戶把鐘昌穗的電話當做“關鍵時期的關鍵號碼”。種糧大戶王秀云今年遭了旱,“水稻就要灌漿了,沒水怎么整?”鐘昌穗一了解情況就上報處理,第二天,水庫的水就汩汩流進了旱田。
“有什么問題她都給我們解答”
每年正月十五一過,鐘昌穗和同事們就開始走村入戶,和農戶們一起搶抓農時,春耕備耕。除了農技下鄉,她還要宣講省市縣的糧食補助政策。
針對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還要因地制宜地制定幫扶舉措。福清不但在臺創園建立起全國科技示范基地,還推動閩臺農業技術良種互補,推進兩岸農業融合。
鐘昌穗列舉一組數據告訴記者,包括臺農在內,福清的種糧大戶目前在福州地區最多,而且近年呈現攀升態勢,“這對福清來說是好事,意味著最大限度地穩定和擴大糧食種植面積”。
這也意味著鐘昌穗更忙了。“哪些品種優良,哪種水稻好種,農業上有什么問題,問鐘主任,她都給我們解答。”福清東張鎮三星村的農業大戶李麗紅告訴記者,得力的幫扶帶來了可觀效益,“紫茄運到廣州江南批發市場,一天能賣一車,一斤能賣兩塊”。
一如八閩大地上的勞動者,鐘昌穗把青春和汗水融入服務“三農”的工作中。對這位“最美農業專家”,業界的評價是,她為福清市糧食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出了積極貢獻。
面對榮譽和過往,鐘昌穗說:“我會更加努力地把精力投入廣闊的農村大天地,奉獻在金色的田野上。”(完)
標簽: 最美農業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