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兵河院士解讀:“癌癥第一殺手”乳腺癌應如何預防? |
|
中新網2月20日電(中新財經 左雨晴) 癌癥,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幽靈。而如今,“癌癥第一殺手”已然易位。
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發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癥負擔數據顯示,2020年全世界乳腺癌新發病例數的快速增長達226萬,首次正式取代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癥。其中,我國女性新發乳腺癌病例數42萬例,位居第一,遠超女性其他癌癥類型。
那么,我國乳腺癌診療水平如何?乳腺癌有能否被預防?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腫瘤質控中心乳腺癌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徐兵河接受了中新財經專訪。
整體生存率受重視 我國乳腺癌診療水平如何?
“與過去30年相比,我國在乳腺癌領域的進步非常明顯。”據徐兵河介紹,目前我國在乳腺癌治療和研究方面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某些領域實現了超越。
“例如自主研發的國產創新藥吡咯替尼,打破了‘HER-2’靶點被進口藥長期壟斷的局面;研究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發表,參與國際指南的制定,這些說明中國醫生取得的成就已經越來越被國際同行認可。”徐兵河說。
在徐兵河看來,目前我國一些大型腫瘤專科醫院的診療水平已經基本跟國際接軌,但東西部城鄉之間、專科醫院與綜合醫院之間依舊存在很大的差異。“整體來說發展還不是特別平衡,如何做到全國乳腺癌診療同質化、規范化,這是我們今后的努力方向。”
同時,徐兵河指出,要在規范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治療。“每個人乳腺癌的病理類型是不一樣的,因此,針對不同的分子亞型來進行個體化治療是很重要的研究手段。”
乳腺癌治療可能導致的心血管等疾病風險的增加,也讓全方位、全周期的跨學科管理受到重視。“例如一些靶向藥物可能引起慢性心力衰竭,一些治療手段可能引發高血脂、子宮內膜增厚、子宮肌瘤、甚至子宮內膜癌,如何降低引發這些疾病的風險或在發生后及時治療,從而提高乳腺患者的整體生存率,也是我們今后研究的方向。”
此外,徐兵河還強調了創新的重要性。“我國原始創新還是不足,很多指南和規范依然借鑒國外,需要不斷加強臨床研究,不斷創新藥物和診療技術。”
發病率逐年遞增 乳腺癌如何預防?
徐兵河指出,目前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近年來以每年3-4%的速度遞增。”
那么,乳腺癌的誘發因素有哪些?能否預防呢?
徐兵河表示,乳腺癌的發病有諸多因素,而遺傳因素占5-10%左右。“攜帶BRCA1和BRCA2基因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風險明顯增加。”
性激素水平異常則是主要的危險因素之一。“月經來得早(小于12歲)或絕經晚(遲于55歲)、未生育、晚育等,都會影響乳腺暴露于雌激素的時間,從而增加發病的風險。高脂高熱的飲食習慣、肥胖、精神壓力大等也會導致雌激素出現紊亂。”
此外,一些極少數的良性乳腺疾病,例如乳腺非典型增生,也會影響發病率。
徐兵河指出,當前乳腺癌的發病高峰在五六十歲,但年輕女性仍然要警惕不良的生活習慣。“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例如改善作息時間和飲食習慣,注意適當運動。”
徐兵河表示,目前生活節奏越來越大,人們的工作壓力也逐漸增多,如何學會適當的放松十分重要。“過多的壓力也可以導致內分泌紊亂,并影響機體的免疫功能,從而導致腫瘤的發生。不光是乳腺癌,其他腫瘤的發生風險也會高一些。”
當AI遇上癌癥 能否代替醫生診療?
近日,ChatGPT的熱度讓許多人開始思考人工智能對人類未來生活的影響。人工智能是否能促進醫學水平進步?面對乳腺癌等癥狀復雜的惡性腫瘤,人工智能能否一顯身手?
對于“你覺得你會取代人類的一部分職業嗎?”這一問題,ChatGPT的回答是:“有些職業,特別是那些需要重復性和精確性任務的職業,可能會受到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影響。”
數據錄入員、重復性辦公室工作、工廠生產線上的簡單任務、電話銷售員、簡單的客服工作,都被ChatGPT視為可被自己取代的工作。然而對于技術更復雜的醫療領域來說,ChatGPT能否勝任?
“其實現在國外已經開始將ChatGPT用于一些疾病的診斷。”徐兵河表示,在輸入大量病例后,ChatGPT可以通過自我學習來進行判斷。“可能有時候比醫生診斷更好一些。”
同時,徐兵河指出,ChatGPT無法完全取代醫生進行診斷。“新疾病的發現、分子陽性的發現,依然需要依靠醫生的臨床判斷,因此盡管在診斷方面AI可能會介入比較深,但治療領域的介入仍有難度。”
徐兵河指出,與醫生治療相比,AI治療難以“個人化”。“AI可以根據病例收集給予最佳治療方案,但對于病人來說,這個效果好的‘最佳’方案并不一定是最合適的方案。例如病人會擔心治療方案會不會導致脫發?AI無法考慮這些因素。”
“治療不僅是一項技術,更是一門藝術。”徐兵河說,“醫生要時刻關注病人的心理活動,在交流中給予病人關懷,這也是AI無法做到的。”(完)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于傳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系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