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論:降成本、松約束
2月中旬已近尾聲,從中觀高頻數據來看:一方面,終端需求好壞參半,35城地產銷量增速降幅有所收窄,而乘聯會乘用車批、零銷量增速降幅有所擴大;另一方面,工業生產持續恢復,鋼企鋼材產量增速降幅收窄,電廠發電耗煤增速同步上行,汽車、化工和鋼鐵等主要行業開工率也是漲多跌少,但整體來看,恢復進度尚不算快。
近期國常會部署確定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和服務業特殊困難行業紓困發展的措施,發改委隨后出臺文件對政策部署進一步細化。一方面,政策著眼于千方百計為企業“降成本”,包括財政減稅降費支持、引導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的金融信貸舉措和保供穩價降低用料用能成本等;另一方面,政策也強調對于部分行業的經營約束要有所放松,特別是受疫情沖擊較大的服務行業,各地要落實“精準防疫”的要求,包括不得非經流調、無政策依據對餐廳、商超、景區景點、電影院等實施關停措施、延長關停時間等。在政策助力企業紓困的背景下,我國經濟的“三重壓力”有望逐步緩解,經濟或將保持恢復勢頭。
(文章來源:中泰證券)
標簽: 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