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飛入尋常百姓家,整個產業鏈上下游蓬勃發展,作為動力電池“最后一公里”的回收市場也開始升溫。
國內外新能源行業巨頭通過合作與并購,或是親自下場,都在積極布局該領域。
市場行情看,動力電池回收指數近半個月走出了一波反彈趨勢,截至2月23日收盤,動力電池回收板塊上漲2.42%。
動力電池存在一定污染性,回收電池勢在必行
動力電池存在污染性。動力電池正極包含重金屬,不恰當的回收將導致重金屬滲入土壤;電解液組成成分本身或其轉化產物,如LiAsF6、DME、甲醇、甲酸等都是有毒有害物質,一些物質腐蝕性極強。
傳統方式拆解電解液會引起電解液的揮發,其中鋰鹽LiPF6水解后形成的HF由于其化學侵蝕性和毒性,會對工業回收進程及環境保護造成極大破壞。負極、外殼材料、隔膜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造成粉塵、白色污染。
廣發證券認為,動力電池回收是當前環保大趨勢下的必要進程,回收勢在必行。
動力電池回收行業步入高成長
新能源汽車行業景氣度提升,銷量高增速趨勢明顯。新能源汽車自2013年起大規模推廣應用,并于2014年進入加速成長階段,行業滲透率持續提升。2021年是新能源銷售大年,12月國內月度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18.3%。
隨著新能源汽銷量高速增長,對應動力電池的報廢量和更換量也將快速放量。廣發證券按照動力電池4至6年使用壽命測算,目前國內動力電池已經進入報廢高峰期,市場規模快速釋放中。
伴隨行業擴張,新增企業數量仍進入快速增長期,或導致短期市場競爭加劇。過去幾年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數量維持1000家以下,2011年至2019年僅增加600余家。進入2020年,隨著回收政策持續出臺,以及電池需求和退役數量不斷增大,動力電池回收參與者顯著增多。2021年動力電池回收企業數量激增,大量企業瞄準回收領域,2021年新增企業數量占總體企業比例高達80%,市場規模逐日增大。
力電池回收行業朝大型化、規范化發展
廣發證券認為,近兩年動力電池回收政策高頻發布,行業標準持續出臺、規范化程度持續提升,為行業市場空間釋放提供保障。但隨著過去兩年國家開始擴大認證的回收企業數量,引導動力電池行業規范化發展。
從技術維度來看,回收標準化程度持續提升,有助于行業良性發展。近年來我國關于回收率的要求逐漸嚴格,至今已形成較為完善的回收率規定,其中鎳、鈷、錳元素的金屬回收率要求達98%,鋰的回收率也從2016年的不要求,提高到2018年的要求不低于85%,稀土等其他主要有價金屬綜合回收率不低于97%。2019年要求還對其他材料和廢水循環利用率提出要求。
從落實情況來看,當前部分企業回收率已超過規定要求,鋰回收率已達95%以上,持續提高的回收標準進一步助力行業走向規范化,也有助于行業的良性競爭。
專利數量保持較高增長,技術水平亦穩步提升。2010年起,中國動力電池回收專利數量進入起步期,相關技術開始緩慢增長;2014年后,專利數量迎來上升期,專利數量已突破100個,技術水平提升速度加快;隨著技術研發的不斷開展,近年來專利維持較快增長趨勢;至2021年專利數量已達938個,較過去幾年有顯著增長。
鋰電池回收專利技術熱點主要分布在有價金屬、材料回收技術,回收工藝(包括針對工藝步驟的改進技術),應對二次污染以及危險性的處置技術等核心板塊,助力回收效益加快提升。
投資建議
東吳證券認為,動力電池再生迎長周期高景氣,汽車后市場龍頭積極布局大步入場,渠道端關注具備汽車產業鏈公司,技術端仍尚未完全分化。
相關標的:
憑借汽車裝備或切入汽車拆解的企業:
旺能環境(002034.SZ):公司從事的主要業務為垃圾焚燒發電、固體廢棄物資源綜合利用,主要采用BOT、BOO、PPP等投資運營模式,承接全國各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餐廚垃圾處理、污泥處理處置及其他固體廢物資源綜合利用等環保項目。
天奇股份(002009.SZ):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為規模化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智能化裝備解決方案及服務的企業,是全球現代制造業物流自動化技術裝備知名供應商。
電池/正極生產企業:
寧德時代(300750.SZ):公司是全球領先的動力電池系統提供商,在電池材料、電池系統、電池回收等產業鏈關鍵領域擁有核心技術優勢及可持續研發能力。
格林美(002340.SZ):公司是再生資源行業和電子廢棄物回收利用行業的第一支股票。建成廢舊電池與動力電池大循環產業鏈,鈷鎳鎢資源回收與硬質合金產業鏈,電子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鏈,報廢汽車綜合利用產業鏈。
天能動力(0819.HK):公司為中國最大的電動車動力電池供貨商,主要業務為生產及銷售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電動汽車動力電池以及新能源儲能電池以及回收再加工等業務。
(文章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標簽: 建議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