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對于快遞行業來說,可以說是大變局的一年。新的一年,快遞企業將以怎樣的姿態搶占市場?是專注精細化業務,進入高質量服務競爭?還是布局數字科技,在數字化轉型上更上一層樓?
筆者認為,快遞企業轉型供應鏈勢在必行。在通達系的競爭中,向高品質發展、向供應鏈拓展,快遞企業必有一戰。
兩步走構建供應鏈生態圈
一直以來,韻達圍繞供應鏈、國際、末端服務、冷鏈等延伸業務,已經形成能滿足B端客戶在倉儲、干線、快運、冷鏈、跨境等多個領域需求的業務體系。
根據2021年半年報數據,國際板塊搭建成立韻達國際貨運代理業務,2021年6月蓉新歐首列跨境電商班列啟運,韻達國際的貨柜發往波蘭馬拉,國際服務網絡覆蓋的國家及地區拓展至35個,實現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4.71%。2021年上半年,韻達加快構筑網點、快遞超市、智能快遞柜、共配門店以及第三方合作資源等多元化末端服務網絡。
韻達冷鏈業務依托韻達既有網絡,圍繞7個城市集群、主要物流節點和主要區域市場,在華中、華東、華北、東北、西北、西南等區域布局完善的冷鏈服務網絡。目前,公司冷鏈業務已搭建全國8大核心冷倉。
物流網絡是現代流通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暢通經濟循環,擴大高水平開放,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都離不開強大的物流網絡。2021年上半年,韻達在全國設立69個自營樞紐轉運中心,樞紐轉運中心的自營比例為100%;在全國擁有3663個加盟商及32441個網點及門店(含加盟商),加盟比例為100%;服務網絡已覆蓋全國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在國際上,已開通了35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物流服務網絡。
布局“倉干配一體化供應鏈”
韻達通過快運業務將原本的短鏈服務拉長,為供應鏈轉型做準備。
2022年1月8日,韻達與德邦組織業務協同專題會議,探討了在服務產品、末端門店、運力資源、客群服務等方面的合作。
德邦深耕快運行業25年,在快運領域積累了豐富的運作經驗,以及與之匹配的物流網絡系統、信息管理系統。借力德邦可以快速在快運領域成長起來,強化干線運輸能力,以及運輸、倉儲、配送等供應鏈服務必不可少的環節。
2016年底,為了給上下游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倉配一體化解決方案,韻達形成了包括云倉、直營倉和聯合倉在內的“萬倉聯盟”,將倉儲、運輸、配送、數據服務等業務互聯互通。由此,開啟了從單一的快遞服務提供商向供應鏈服務提供商的轉型之路。
聯合倉將韻達網絡內的分撥中心、網點、服務部和分部的倉儲項目聯合在一起,為客戶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截至2021年年底,韻達聯合倉項目與主流電商,如淘寶、京東等建立合作關系,實現了倉配一體化、倉儲運營平臺化和服務標準化。
數字化轉型成“兵家必爭之地”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快遞企業競爭的主戰場,快遞企業紛紛加碼高新科技,在風云變化的快遞行業,搶占先機意味著具備先發優勢。
2018年開始,韻達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面始終保持著投資定力和領先優勢。持續研發和引進引領行業發展的智能化設備和信息化系統。通過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將企業打造成現代化智慧物流企業。
根據2020年年度報告,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募集資金累計使用38.87億元,占總募集資金凈額的101.21%,其中智能倉配一體化轉運中心建設項目已投入1.23億元,轉運中心自動化升級項目投入20.12億元,快遞網絡運能提升項目已投入10.56億元,供應鏈智能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已投入6.96億元。
以上數據進一步體現了管理層對科技驅動發展的高度重視。資金到位后,韻達的中轉操作能力、運輸能力、信息化水平將進一步提升,資本實力及競爭優勢也將增強。
反觀韻達當前的業務布局,以及不斷加碼的技術研發計劃,在筆者看來,韻達正在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的賽跑中加速。然而與數字化改革走在行業前列的京東物流等企業相比,韻達數字化轉型的成果還沒有完全顯現。雖然有阿里加持,但是想要在供應鏈數字化的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仍然道阻且長。
(文章來源:中國水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