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觀點:
四月首周海外出現兩大沖擊,全球風險資產調整。其一、歐盟對俄開啟新一輪制裁,該項煤炭禁令是迄今為止,歐盟首個針對俄羅斯能源實施的禁令;其二、通脹壓力之下美聯儲表示縮表進程可能出現,觀察到美債期限利率和中美利差同時出現倒掛的罕見情況,VIX 指數攀升。全球股市調整,波及A股。
“穩增長”主線是沖擊之下的一抹亮色。此前我們基于行業輪動將今年以來的市場分為四個階段 ,3 月中旬以來穩增長政策方向再度確認,“穩增長”主線相關行業表現再度占優。上周基建鏈和房地產不僅領漲市場,成交熱度也居于市場前列。
國內政策放松的必要性上升,“穩增長”的方向更為明確。其一、清明假期旅游業遇冷,出游人次僅恢復至19 年同期的68%,收入恢復至19 年同期39%,發送旅客總量甚至還低于2020 年同期。其二、工業企業整體處于被動補庫存階段。疫情沖擊影響開工及需求,可能導致該階段持續更久。在此背景下,6 日國常會定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放松的必要性進一步上升。16日金融委會議提及的“貨幣政策主動應對”于近期落地概率更大,或以降準形式實現。
部分行業韌性充足、逆勢而起。在工業企業整體被動補庫存的環境下,上游多數和下游少數行業景氣度向上。一、上游資源品及紡織、食品等部分消費行業自2021Q4 先后進入主動去庫、補庫階段;二、高頻數據顯示:鋼鐵、水泥等基建地產產業鏈上游回暖,中下游制造、消費整體弱勢,但光伏、乳制品、紡織制品等部分細分板塊景氣度向好。
關注對沖擊已經鈍化、甚至還能受益于沖擊的行業。
1)國內穩增長與全球供需錯位共同指向的上游資源品,包括國內外價差邏輯下的煤炭、鋁和中觀景氣改善的鋼鐵和水泥;2)基本面數據依舊不佳、政策扶持力度強化的房地產;3)步入主動補庫周期且高頻數據向好的紡織制造,漲價效應持續的大豆和和產能去化持續的生豬養殖,歐美對俄制裁、海運能源需求提升下受益的航運港口及還有受益于新能源行業高景氣的電氣設備。
風險提示:數據統計存在誤差,經濟不及預期,政策超出預期,市場波動超出預期。
(文章來源:東興證券)
標簽: 專題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