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持續有力的高壓監管下,冷鏈食品違法交易得到有效遏制。然而,少數從業者為了暴利鋌而走險,采取“改頭換面”、“螞蟻搬家”、“層層轉包”等新手法逃避監管,給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風險隱患。為有效應對此類違法“新變種”,重慶市大渡口區市場監管局迅速調整思路,探索建立“三個一”治理新模式,堅決斬斷凍品違法交易的“黑色鏈條”。
掌握“冷鏈倉儲”一張圖,深入轄區五街三鎮開展全面摸排,系統歸集全區103家冷鏈倉儲經營者的位置信息、庫存信息、凍品信息,做到“底清數明”。針對高風險品種和庫存異常變動,“按圖索驥”實施定向監督檢查,最大限度擠壓違法凍品隱蔽存儲空間。
布設“情報收集”一張網,依托區食藥安委工作架構,充分發揮各鎮街食品安全協管員“哨點”作用,發現可疑情況及時上報。與公安、交通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線索研判、聯動執法等協作機制,合力構建冷鏈食品“情報體系”,顯著提升了監管的精準性和有效性。
繃緊“常態打擊”一根弦,持續開展冷鏈食品 “行業清源”行動,部署“義渡快檢”專業力量機動巡查各類凍庫,隨機抽檢入庫冷鏈食品。針對重點區域萬噸凍庫,組建四部門聯合巡查專班,設置入庫存儲和出庫銷售兩道關口,24小時輪流值守。實施以來,在場外中轉環節,連續查獲3起違法凍品交易案件,現場起獲13噸未經檢驗檢疫凍品,其中半數已轉化為國產冷鏈食品“假身份”。
下一步,該局將進一步深化社會共治,建立冷鏈食品行業“吹哨人”,鼓勵對違法違規行為和重大風險隱患的內部舉報,建立相應的獎勵保護制度。強化信用監管,整合市場主體在多領域誠信記錄,對信用記錄不良的市場主體實施高頻次、高強度監管,倒逼落實主體責任,讓違法違規市場主體在冷鏈食品行業寸步難行。優化行刑銜接,依托公安機關在職能和手段上的優勢,提高行刑銜接效率,破除疑似走私凍品“調查取證難”“貨主追溯難”“刑事立案難”等痛點、堵點,實現“打擊一個,震懾一片,教育一方”的行業效應。
(文章來源:中國市場監管新聞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