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國資委召開對標世界一流采購交易管理體系推進會。國資委副主任翁杰明表示,國有企業要構建世界一流水平的企業采購交易管理體系,并以采購為切入點全面提升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
據介紹,中央企業采購交易管理已取得積極進展。2021年,中央企業采購總額超過13萬億元,輻射帶動各類企業達200余萬家;中央企業集中采購率、公開采購率、上網采購率和電子招標率達到88%、90%、80%和80%。
成本管控方面,中央企業2021年節約采購成本超過5400億元,供應商動態考評率和質量管控覆蓋率達到97%和98%。去年以來,中央企業200萬元以上采購交易數據全部納入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監測范圍,國資委累計向中央企業提示各類風險問題近1700個。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看到,當前中央企業采購交易管理仍然存在一些突出問題。比如一些企業尋源信息不全面、了解市場價格不充分,致使采購價格長期居高不下。”翁杰明表示,要聚焦問題導向、目標導向,進一步完善采購交易管控體系、尋源詢價機制、供應商管理信用體系建設等方面,并著力帶動全社會構建高質量供應鏈體系。
據了解,針對一些企業采購價格長期畸高問題,近期,國資國企在線監管系統正在建設尋源詢價體系,著力為企業采購尋源和比價提供更具公允性的參考。各企業通過加強比對,做到所采購同類同質同階段同批量產品和服務,不高于市場平均價格。
采購交易是供應鏈的重要環節。翁杰明表示,國資委今年將探索在部分重點領域中央企業建立供應商“黑名單”共享制度,以加大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聯合懲戒打擊力度,形成更強震懾效應。
會議明確,國有企業要積極推動供應鏈管理轉型升級,為維護供應鏈安全穩定發揮更大作用。翁杰明表示,針對當前復雜嚴峻形勢,要加快打造多中心、多節點的并聯供應網絡,開辟多元化產品進口和供應渠道,加強戰略核心物資儲備,有力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切實發揮穩定器、壓艙石作用,特別是電力電網、能源、醫藥、物流等領域企業,要開展極端情況下的供應鏈壓力測試并形成“保供”預案,做到未雨綢繆、防范風險。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
標簽: 供應鏈管理